-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6-信号无线传输
检测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第七讲: 信号的无线传输 硕士研究生课程 测控技术研究所:秦建敏 联系地址: 测控技术研究所401室 Tel: 6014801 E-mail: qinjm_cn@ 信号的无线传输 电磁波 数传模块、数传电台 短波(3-30MHZ)、超短波(30-300MHZ) 移动通信(GSM、GPRS) 卫星 声 光 电磁波传播机理-特殊物质 电磁波的频谱 “波粒二像性”争论了近百年,但实验已证明,不仅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可见光、X射线、γ射线也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波长有很大差别。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电磁波传输的现象。当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波动性,当电磁波作用于物体时则用粒子性更容易解释某些现象。如:光电现象,信号的衰减。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即电磁波谱。下图是一个坐标形式的频谱划分图。谱是连续的,粒子是不连续的。 无线电波的频谱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光波的发射与接收 1827年,人们在日内瓦湖进行了一次声纳水下传递速度实验,测得的结果为1450米/秒,后来在海水中实验,传播速度达到了1500米/秒,为空气中音速的5倍。声波不仅在水中传播速度快,而且损耗慢,仅相当于空气中的1‰。因此,利用声纳发出声波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水下目标,或利用水下目标发出噪声截获目标,要比其他手段优越得多。频段:声波2-20000HZ,超声波:1-5MHZ 无线电波传送方式 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一些特殊的现象需考虑 电磁波频谱的分配与利用(1) 无线电波的频谱 无线电业务种类 各频段的频率分配(1) 各频段的频率分配(2) 各频段的频率分配(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 — 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保留频率范围 及应用(1)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 )保留频率范围及应用(2)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 )保留频率范围及应用(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 )保留频率范围及应用(4)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 )保留频率范围及应用(5)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 )保留频率范围及应用(6) 无线电通信技术技术发展历史与目前主要技术情况简介 GPS卫星定位 全球定位(GPS)技术简介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军方研制的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现运行的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DOP)。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GPS定位原理及方法 被确定位置为图中G 点: GPS定位原理及方法 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x,y,z(定位)和t(定时)为未知参数,c为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 其中: d1~d4是卫星1~4到定位点的距离,其值可通过信号从卫星到达定位点的时间乘以电波速度得到;( xi,yj,zk )是每个卫星的星历参数,即卫星的轨道坐标(i=1,2,3,4;j=1,2,3,4;k=1,2,3,4);t01~ t04是各个卫星的时钟差;t是接收机的时钟差。 解此方程即可得到需定位点的坐标,从而得到了定位。 美国堪萨斯州大学运用其研制的连贯脉冲压缩雷达测深器(CORDS)检测冰层厚度 卫星遥感、雷达技术对海冰大面积变化的监测 安装在内蒙包头-万家寨黄河沿岸的电磁反射雷达式河道水位监测探头。可以自动探测水位变化。 END 谢谢大家 20世纪90年代初,与模拟式蜂窝移动电话相比较无线电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无线传输质量好的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称为第二代移动通信)问世,1991年泛欧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网(GSM)最先投入商用,随后美国的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也成功商用。我国在1994年建成了第一个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