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2010学年度襄樊市高中调研统一考试
2009~2010学年度襄樊市高中调研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
襄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9年7月22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出现了两千多年来持续时间最长、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全食。中国古代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保留在
A.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 B.《甘石星经》中
C.西汉汉武帝时的《太初历》中 D.唐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中
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B.图二是隋唐时期创制的新灌溉工具筒车,借助风力转动
C.图三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用的桔槔,主要用于播种
D.图四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的灌溉工具耧车
3.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4.伏尔泰在评述古代中国政治时说:“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这说明
A.伏尔泰的认识不尽正确 B.古代中国政府有很高的办事效率
C.中国政治文明为启蒙思想准备了理论条件D.伏尔泰并不反对暴君专制
5.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缗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这种社会巨变直接反映了
A.民主思想成为当时主要的社会思潮 B.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衰落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变化 D.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6.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代表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它的发明,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北宋时,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④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金史》记载:“(金太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史籍所述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A.都创立兵农合一的制度 B.政权建立后其封建化进程加快
C.都崇尚武力 D.都兴起于辽河上游
8.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②注重气节和品德 ③敬畏天理 ④发奋立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提到的“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专制统治使然 B.清朝皇帝不需要任何国外的手工业品
C.中国根本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需要 D.郑和下西洋推行的“贡赐”贸易,消耗了国力
10.郑观应《盛世危言》载:“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学管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船炮之利,某厂价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