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安史课件14、集权型治安的的发展:隋唐治安.pptVIP

中国治安史课件14、集权型治安的的发展:隋唐治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隋唐:中国古代治安的大发展 隋唐(581——907)共327年。自隋灭南陈后,结束六朝以来的分裂动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统一的时代。在借鉴南北朝治安经验的基础上,古代治安有了新的发展。是秦汉以来治安的总结。 第一节.隋唐的治安环境 隋唐的治安环境决定了隋唐时期的治安制度。 隋唐统治者依据秦汉以来传统的秩序观,对六朝以来影响社会安宁的因素,进行了总结批判,并建立了新的制度。这构成了隋唐时期的治安环境。 (一)政治秩序:士族的终结 重新建立君主的权威,终结六朝以来的士族政治: (1)皇权主导下的三省六部制 (2)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 隋唐逐渐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掌草诏,门下掌封驳,尚书掌执行。图为尚书吏部、兵部之印。 完善科举制度之武则天:武举和殿试的创始者 2、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 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之唐太宗 陈寅恪:唐人有胡气 3、多宗教并存 西安大雁塔佛龛所刻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序,褚遂良书) 左为唐代天尊像,右为波斯(大食)祆教之拜火坛塔。唐朝祠部设有管理祆教的祀官萨宝府官。 唐代之基督教:景教。左为敦煌出土之唐代汉译景教经典。右为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第二节.隋唐治安思想及治安立法的演变 一、隋唐治安思想 隋唐治安思想是对汉魏六朝以来治安思想的综合和规范:德主刑辅、三教并存。 (一)贵仁义贱刑罚 德刑不可缺,故综合为治 尚德崇礼,贵仁贱刑 《唐律疏议•名例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治教之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唐律“一准乎礼” 魏征《理狱听谏疏》:圣哲君临,移风易俗,不资严刑峻法,在仁义而已。 如何”止盗贼” 白居易《刑礼道迭相为用论》: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有之情;礼者可以防人之情,不能率人之性;道者可以率人之性,不能禁人之恶;循环表里,迭相为用。 白居易《举德选能安业厚生》:臣闻圣王之去盗贼也,有二道焉:始则举有德,选有能,使教化大行,奸宄者去;次又安其业,厚其生,使廉耻大兴,贪暴者息。 俗之贪廉,盗之有无,系于人之劳逸,吏之贤否也。 伏惟陛下大推爱人之诚,广喻称善之旨,厚其生业,使俗知耻格,举以贤能,使国无幸人,自然廉让风行,奸滥日息,则重门罕闻击柝,外户庶见于不扃者矣。 (二)推行宽政 将德主刑辅落实到现实 君臣对话 魏征: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 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宽政的表现 1、均田制,耕者有田 2、律令宽松 3、取消地方死刑权 4、诏令赦免 (三)倡导宗教 利用宗教,劝善弭祸, 以助教化 释法琳《辩正论》:释氏之化,无所不可,谅入道之教源,诚济俗之称首。夫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故知五戒十善,为正治之本矣。 朝廷诏敕:释教本以助化,道家先于理国,惩恶劝善,以齐死生,熏然慈仁,美利天下,所庇者大,所益者深,故历代崇尚而弗易也。 刘禹锡《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阴助教化,总持人天,所谓生成之外,别有陶冶,刑政不及,曲为调柔。 唐高祖李渊任隋郑州刺史时,为儿子李世民祈福造像文。由此可见佛教之影响。 二、隋唐治安立法 (一)律、令、格、式 律是判罪量刑的依据,偏重于惩罚。 令是制度、规章的条文,偏重于教诫。 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禁令,即官吏日常办公应遵守的规则。 式是各种章程细则,主要内容是围绕律令的执行所规定的细则。 《大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 敦煌壁画中晚唐依律行刑图(局部) 日本所藏之唐令散叶(手抄本) 敦煌千佛洞出土之开元水部式:唐代水利法实施细则 (二)唐律疏议 唐律令格式中流传至今最为完备的是《唐律疏议》,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法典。在唐高宗永徽年间,由长孙无忌等人修成,共30卷。因每条律文的疏解例有“议曰”,故名唐律疏议。 三、治安人才培养 (一)律学 律博士源自曹魏 因“轻法学,贱法吏”风气 六学中门槛最低:八品以下官吏及庶民百姓子弟均可入学。 学费最低:纳绢1匹(为1/2至1/3) 年龄要求:18-25(其余14-19) 学制最短:6年(少3年) 学习内容:以律、令为主,兼习格、式 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三、治安人才的培养 (二)明法 科举考试的常科 生源:(1)国子监所辖的律学馆馆生,以及地方州、县学中明习律令的学生。(2)凡不属于国子监及地方州、县学馆的学生,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由州、县逐级对其进行考核,最后推荐参加尚书省的考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