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知识概论5-1 道家文化知识——老子.ppt
三、“反者道之动” 的辩证矛盾观 (一)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古今、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美恶、正奇、强弱、、刚柔、与夺、损益、祸福等等,揭示了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二)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老子指出,矛盾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以对立的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二章) (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矛盾的双方无不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在自然界,“物壮则老”,“木强则折” ;在社会生活中,“兵强则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运动的一个普遍的法则:反者道之动 ?揭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合规律的运动,包含了否定是发展的必经环节的思想。看到了否定在变化、发展中的意义。 事物向相反的方面的转化是一个由弱变强、由低向高、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柔至刚的变化发展过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 ? 这里已经蕴含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发生质变的思想。 四、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一)认识的相对性 感觉经验不可能提供真理,而只会造成感官的混乱;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 要体认“天道”,完全不需要感觉经验: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 如何把握真理(体道)? 老子认为,人们正常的感觉和理性思维能力,只能获得关于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这些知识正是认识、把握“道”的严重障碍。 “绝圣弃智”(十九章)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才能认识“道”。 (二)“静观”、“玄鉴”的直觉认识论 1、“静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十六章) 2、 “玄鉴”:“涤除玄鉴”。 即清除一切欲望、杂念、知识,以使内心灵明,达到像镜子一样无一点瑕疵,这样体悟“道”。 以此超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对性与有限性 五、老子的人生哲学 (一)道常无为的道德观 所谓“无为”,不是放弃主观能动性,坐以待时,而是指不去背道而为,即自然无为。 道家以无为为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这种无为之道既是人和万物的本性,也是生活原则。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51章) 即化生万物,但不据为己有;使万物生长却不自居有功;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万物。这种无为无欲的品德老子称为自然。 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扰事物发展的方向。 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推自然之势”,只不过是遵循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趋势去推动它而已,也就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做事。这就叫道法自然和无为。 (二) “贵柔”“不争”的人生态度 1、“柔软胜刚强” “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2、知足不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六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2、知足不争 不争是取胜的法宝,天道、人道都是如此: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 “不自见(不坚持己见),故明;不自是(不自以为是),故彰;不自伐(不自我夸耀),故有功;不自矜(不自高自大),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老子认为,知足不争,不仅可以免祸免咎,而且还能使人知足常乐,可以处长久;唯有不争,才能“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不为天下先 不争必然表现为不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 六、“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生逢乱世,最关心的问题当属人生和政治。老子的社会历史观同样极具特色,突出的是“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思想。 他为解决政治问题而提出的“无为而治”原则,理论上源自其道的“自然无为”,实践上则是对当时“有为”政治的反动,蕴涵着对于为政者清、正、勤、廉、德等各种为政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 医疗器械说明书:迈瑞麻醉机WATO+EX-55,65_使用说明书V_1.1中文.pdf
- GMC96B钢轨打磨列车手册.pdf VIP
- 南京三合宅课件.ppt VIP
-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pptx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 ISO 13485 QRS 820 (通过FDA、NMPA、CE的审批 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