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知识概论3-2 儒家文化知识-孔子的仁学.pptx
第三讲 儒家文化 第三节 孔子的仁学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以仁释礼是他的创新。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孝悌——仁的情感基础 仁者爱人——仁的根本 克己复礼——仁的修养 理想人格——仁的实现 德政——仁的最高目的孔子仁学思想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保证。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产生“仁”与“人”相通假。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人字在甲骨文中早已存在,因此,仁作为文字早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仁,亲也。从人二。” (许慎《说文解字》) 至迟在东汉时期,“仁”的含义便有了明确的界定,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徐铉:“仁者兼爱,故从二。”)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旧的社会制度面临着总崩溃,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当时的社会状况:“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 面对这样一个“礼崩乐坏”、动荡无序的现实,孔子痛心疾首,想力挽狂澜,恢复周礼。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最重要的就是直指人心的道德教化。为了实现这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社会理想,孔子身体力行,周游列国,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无论环境如何,其道一以贯之。他把“仁”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最大,系统化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仁学学说。“仁”从而成了他的伦理哲学的中心。这是孔子对仁的创新,也是他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二、孔子仁学的内容1、以仁释礼孔子为传统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仁是礼乐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案例:孝——丧礼: “仁”首先是一种情感(“爱人”);是以孝悌为出发点、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此即礼的目标。孔子以仁释礼的实质即是从礼中发掘出其内在的血缘亲情上(人性?)的依据,从而使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亦即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礼”转化为人的内在的道德觉悟和自我约束。孔子的仁,是一种源自人性的道德情感;孔子的礼,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之上的道德自觉。2、孝悌:为仁之本 孝悌之道——仁的情感基础。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此种本质和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最朴素的情感—血缘亲情(也是人性的基本特征)。要发展人的爱人的情感和社会伦理责任,首先要培养人的血缘亲情。因此,孔子对孝道极为重视,认为孝为行仁的之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悌是弟妹对兄姐应有的态度:“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朱子:“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为仁之本。”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就有了实践仁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这种基础和根本,就不会惹是生非,去干逆理反常的勾当。如此则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如何行孝?孔子提出—— “无违”、“敬”、“色难”、“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所谓“无违”,就是指不要违背父母的心愿,不要违背做儿子的孝道。(或:不违礼节,以礼事亲。) 具体做法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唯其疾之忧”: 朱子注:唯其疾之忧,是父母只需忧子之疾,无需忧其不义等,则可谓孝。 或云:要时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对父母要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时的那种程度的关心,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这才是孝道。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能养而敬”是指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关怀。 孝敬父母,不能只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让他们吃好穿暖,而要真正从心底敬重并关心他们,只有从心底出发的关心,才会让他们真正能体会到儿女的孝心。“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儿女对待父母犯过错所应采取的态度:父母如果有缺点过失,做儿女的应当劝告,但态度必须诚恳,措辞必须委婉。表明了自己的意愿之后,父母仍不听从,做儿女的仍旧要敬重他们,不要冒犯他们。虽心中忧虑而不埋怨,这才是父子间相处所应有的态度,这也是孝的表现。 “色难”指的是服侍父母时的容颜和悦。“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并不是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医药学和 与养生学 .ppt
- 中国十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香味特征及品评要点 中国酒文化知识基础 .ppt
- 中国历代交流史文化知识传播学 .ppt
- 中国历史与文明专题期末相关复习课件.ppt
- 中国历史与文明第10讲中国文化知识与世界.ppt
- 中国历史与文明第1讲中国饮食文化知识.ppt
- 中国历史与文明第3讲传统婚姻文化知识.pptx
- 中国历史与文明第9讲传统文化知识与现代生活.ppt
- 中国历史和 与文明第2讲服饰.pptx
- 中国历史和 与文明第4讲礼仪.ppt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题库试题【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高分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常考点试卷【实用】附答案详解.docx
-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2025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综合练习含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5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自我提分评估(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过关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实用).docx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最近下载
- QBT5510-2021 家用电冰箱保鲜性能试验方法.pdf VIP
- 纸箱生产技术培训.docx VIP
- 金属成型软件:PAM-STAMP二次开发_(14).用户界面与图形编程.docx VIP
- TJ9-74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df VIP
- ±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VIP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pdf VIP
-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ppt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固化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VIP
-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