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三下数学计划
纳雍县第四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2)班
数学教学计划
拟写人:龙祥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103人,其中男生51人,女生52人。大部分年龄在10—11岁之间,少数学生有12岁以上。
本班学生中,雍熙城区的只有二个(高津玉、陈胜博亦),其余一百零一人来自周边村镇,家长文化素养低下、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力量薄弱。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我班学生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如王婷玉、马诗涵、何鹏等同学。但部分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听课质量差,如陈胜博亦、邱瀚晟、潘璐瑶、杜应诗、王宝、黄佳佳等同学,还需要大力加以纠正。少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进心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如王宝、杜应诗、李明鑫等同学,需要加以培养、激励。
上期考试成绩
学生人数 参考人数 平均分 80—100分人数 60—79分人数 60分以下人数 优良率(%) 及格率(%) 103 103 72.84 46 32 25 44.7 75.7
二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两位数乘两位数2、千米和吨 3、解决问题的策略4、混合运算 5、年月日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分数的初步认识(二)8、小数的初步认识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0、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组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单元安排了6个例题,具体如下:
例1:两位数乘10的口算(包括几十乘几十)
例2: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例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5:两位数乘几十的笔算
例6: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1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教学内容: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
例1:认识千米
例2:认识吨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 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顿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例1:初步体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过程,解决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求还剩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例2:利用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解决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求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教学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从问题开始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统计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把计算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本单元只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安排了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3: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材把不同级的混合运算分成了“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