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成熟.ppt

高一--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成熟.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股文 才学 门第 品行 军功 血缘 标准 八股取士 明清 科举制 隋唐 九品中正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察举征辟 汉武帝 军功爵制 战国、秦、 西汉初 世卿世禄 西周 制度 朝代 三、选官制度 学生小组活动:看教材第二目概括填表 三、监察与谏议 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 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 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阅读教材P12,归纳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情况 。 明监察御史 王忬的腰牌 獬豸,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后为清代检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 唐代御史的獬豸冠 1、监察官员或机构 朝代 监察官员或机构 职能 秦朝 汉朝 明清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御史府 中央:御使大夫—监察和弹劾百官 地方:刺史—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监督郡国长官 “科道” 督察院— 监察御史 六科给 事中 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监督六部业务 按察使司 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 (补充)2、谏议机构 朝代   机构 职能 隋唐 宋朝 门下省 谏院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 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 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独立的谏官机构 结论: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合评价。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古代政治 制度的成熟 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进程 第三单元第3课 能够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 度演变的史实; 能够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 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在秦亡之后的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请阅读第10页的第一段小字,概括秦至隋唐 中枢权力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论:秦:三公——汉武帝:中朝——东汉: 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中书、门下、尚书 省的名称出现,但尚未定型。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内容及职权运行情况如何? 对唐朝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重现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1、集体宰相制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提高了行政效率 4、相互牵制 5、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执行诏令 封驳审议 草拟诏令 土木工程 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教育 选择官员 探究:⑴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都实行分权; ②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③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 不同。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呈现了什么时代特点? 提示:①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各代不断调整中央机构;②总的来看,历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