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拔罐、艾灸、穴位贴敷、小儿推拿)180104目录一、罐疗二、灸疗三、穴位贴敷四、小儿推拿一、罐疗(一)定义与国家规范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火罐是指通过燃烧罐内空气的方法用来拔罐的器具。主要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5 -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 部分:拔罐1.施术前准备1.1 罐具根据病症、操作部位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罐具,罐体应完整无碎裂,罐口内外应光滑无毛糙,罐的内壁应擦拭干净。1.2 部位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疗部位。以肌肉丰厚处为宜,常用肩、背、腰、臀、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1.3 体位应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1.4 环境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 避免污染, 环境温度应适宜。1.5 消毒a罐具:对不同材质、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玻璃罐用2000mg/L的84 消毒药液浸泡(消毒液每周更换2 次)或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对用于刺络拔罐或污染有血液、脓液的玻璃罐应一罐一用,并用2000mg/L的84消毒药液浸泡2h(疑有乙肝病毒者浸泡10h)。塑料罐具可用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b部位: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应用针罐法时用75%乙醇或0.5%~1%碘伏棉球在针刺部位消毒。c医者:医者双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应用针罐法时应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2.施术方法2.1 吸拔方法2.1.1 火罐闪火法: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95 %乙醇棉球,一手握罐体,罐口朝下,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摇晃数圈随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2.1.2 其他罐如拔挤气罐、电磁罐、远红外罐、药物多功能罐等,可根据其说明书操作。竹罐 用坚固的细毛竹制成, 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 中间略粗, 形同腰鼓。玻璃罐 由玻璃加工制成。其形如球状, 下端开口, 口小肚大, 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而平滑。橡胶罐 依照玻璃罐的形状以橡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罐具。挤气罐 常见的有组合式和组装式两种。组合式是由玻璃嗽叭筒的细头端套一橡皮球囊构成;组装式是装有开关的橡皮囊和橡皮管与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罐连接而成。2.施术方法2.2 应用方法2.2.1 单纯拔罐法a闪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动作要迅速而准确。必要时也可在闪罐后留罐。b走罐: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常用凡士林、医用甘油、液体石蜡或润肤霜等), 也可用温水或药液, 同时还可将罐口涂上油脂。用罐吸拔后, 一手握住罐体, 略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反复推拉, 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 推罐时应用力均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c留罐:将吸拔在皮肤上的罐具留置一定时间, 使局部皮肤潮红, 甚或皮下瘀血呈紫黑色后再将罐具取下。d排罐:沿某一经脉或某一肌束的体表位置顺序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具。2.2.2 针罐法刺络拔罐:在用皮肤针或三棱针、粗毫针等点刺出血, 或三棱针挑治后, 再行拔罐、留罐。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挑刺部位用消毒敷料或创可贴贴护。2.3 起罐方法2.3.1 一般罐: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 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边缘的皮肤, 使罐口与皮肤之间产生空隙, 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3.施术后处理3.1 拔罐的正常反应在拔罐处若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斑, 或兼微热痛感, 或局部发红, 片刻后消失, 恢复正常皮色, 皆是拔罐的正常反应, 一般不予处理。3.2 拔罐的善后处理起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 若罐斑处微觉痛痒, 不可搔抓, 数日内自可消退。起罐后如果出现水泡, 只要不擦破, 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 可用一次性消毒针从泡底刺破, 放出水液后, 再用消毒敷料覆盖。若出血应用消毒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 应常规消毒, 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用拔罐治疗疮痈, 起罐后应拭净脓血, 并常规处理疮口。拔罐的留罐时间:留罐时间可根据年龄、病情、体质等情况而定。一般留罐时间为5 ~ 20 min , 若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年老与儿童则留罐时间不宜过长。拔罐治疗间隔与疗程:治疗的间隔时间, 按局部皮肤颜色和病情变化决定。同一部位拔罐一般隔日1 次。急性病痊愈为止, 一般慢性病以7~10 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 d(或等罐斑痕迹消失)。4.禁忌症急性严重疾病、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 以及皮肤肿瘤(肿块)部、皮肤溃烂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