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docx

CT与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T与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

CT与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王丽等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48例CNS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依次进行CT与MRI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CT与MRI检测异常率及观察组中各类型CNSI患者CT与MRI检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CT与MRI检测异常率分别为53.38%和90.54%,高于对照组的4.73%和14.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隐球菌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囊虫病、结核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MRI检测异常率均明显高于CT检测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SI患者临床应用CT与MRI检查均能达到一定诊断效果,但MRI诊断价值更为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CT; MRI;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CNSI)是指脊髓和脑实质及其血管或被膜因被病原体(包括真菌、螺旋体、结核菌、细菌及病毒等)侵犯而出现的一类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恶化快及起病急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故临床针对早期CNSI的诊断与及时干预治疗尤为关键[1-3]。近年来,因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正广泛应用于CNSI的诊断,但检查方式不同其准确率也不尽相同[4-5]。本研究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CNSI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NSI应用CT与MRI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48例CNSI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所有CNSI患者均符合贾建平《神经病学》第7版中有关CNSI的诊断依据[6],①隐球菌脑膜炎(简称隐脑):脑脊液中检出隐球菌;②病毒性脑膜炎(简称病脑):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出现于发病1周内,脑脊液或血中检测到病毒RNA或DNA、特异性病毒抗体;③脑囊虫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脑脊液和血清囊虫抗体阳性;④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抗结核治疗有效、脑外有结核病灶、脑脊液结核菌素抗体阳性或脑脊液检出抗酸杆菌;⑤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脑脊液或血中检出阳性致病菌。(2)CT或MRI检查显示CNSI,脑脊液涂片和血细菌培养均为阳性,血象提示淋巴细胞比率增加或白细胞计数增加。(3)患者有抽搐、意识障碍及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更甚者伴有脑膜刺激征等。(4)病情危重且发展快。排除标准:(1)近1周内有手术、外伤、烧伤及心衰等应激情况者;(2)伴有血液系统、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其中女61例,男87例;年龄23~78岁,平均(41.6±7.6)岁;病程3~27 d,平均(9.4±3.2)d;CNSI类型:隐脑11例,病脑75例,脑囊虫病16例,结脑34例,化脑12例。另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女67例,男81例;年龄21~81岁,平均(42.3±7.8)岁。两组在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受检者依次进行CT与MRI检查,其中CT机选用西门子Emotion 16螺旋CT机,MRI机选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公司Signa TwinSpeed 1.5Tesla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观察组接受CT与MRI检查时机:(1)早期检查:于入院  7 d后进行;(2)住院期间:可不复查或复查1次;(3)复查:于出院前7 d内进行;故一般须接受CT与MRI检查2~3次,对照组CT与MRI检查≥1次即可。两组若有受检者检查部位影像显示不清晰,可经增加扫描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CT与MRI检测异常率及观察组中各类型CNSI患者CT与MRI检查异常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T与MRI检测异常率比较观察组CT检测异常79例,异常率53.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例(4.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4.965,P=0.000);观察组MRI检测异常134例,异常率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14.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2.941,P=0.000)  2.2 观察组各类型CNSI患者CT与MRI检测异常率比较观察组中,隐脑11例,CT检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