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看看大唐的学渣与考霸 - 附新教材135篇必背古诗文.doc

开学啦,看看大唐的学渣与考霸 - 附新教材135篇必背古诗文.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学啦,看看大唐的学渣与考霸 - 附新教材135篇必背古诗文.doc

开学啦,看看大唐的学渣与考霸 | 附新教材135篇必背古诗文 大唐的学渣和考霸 by六神磊磊 一 在前面文章里,我们好几次提到科举的问题,这里专门来聊一聊。这是唐诗故事里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今天,我们的高考作文体裁基本上不限了,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甚至小说都可以写,但往往都有一个备注-”诗歌除外”。你如果写一首五言绝句交上去,绝对属于作死。 但唐朝偏偏相反,高考很重视考诗歌。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你到唐朝参加贡举,幸运地高中了,而且很快被授了职,正式参加了工作,你的同事-隔壁办公室的老王过来闲聊,问你:”请问老兄高考都考了些什么科目?” 你自信满满地回答:”考了诗赋!”老王多半会啧啧称赞:”哎哟,是进士啊,佩服,佩服!” 如果你支支吾吾地回答:”考的明经。”老王则可能要”呵呵”了:”那也不错,不错。” 为什么”进士”比”明经”更洋气、更受尊重?因为进士考诗赋,那是要限韵的,考生必须临场发挥,更能考出才学。而明经科以死记硬背为主,考不出活学活用的能力。考进士的难度比考明经大很多。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三十岁考上明经,已经算年纪大的了,但五十考上进士也还不算晚。 当然,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进士出身的前程要比明经出身好得多,也更受人尊重。明经出身的做到处长就差不多了,想做到部长以上,一般非进士不可。 由于唐代太看重诗歌了,甚至还引发了当时一些人的不爽。例如奸相李林甫,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怎么会写诗赋,所以他做了宰相后就一度猛烈抨击考试设置不合理,考诗歌太多。 后来的宋代人还曾经展开一场讨论:为什么唐朝人写诗比咱们牛呢? 商量来商量去,他们得出了一个很可爱的结论:因为人家高考要考诗歌嘛!有个学者叫作严羽的,写了一本书叫《沧浪诗话》,其中就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可是,考试重视诗歌是一回事,每个诗人能不能考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众所周知,水平高的人,考试发挥不一定好。有些大诗人一辈子都混得不太如意,他们的人生仕途都栽在了科举上。 设想一下:在唐代的诗人里,要是搞一个”差生班”,里面会有谁? 如果按高考成绩来算,那阵容简直强大到吓死人,比如-杜甫、孟浩然、孟郊、罗隐……完全可以组一个超级诗歌天团。 唐朝二百多年的高考史,也就变成了无数诗人的欢笑史和悲剧史。我们这里就介绍几个著名考生的故事。 二 首先要讲的是盛唐的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杜甫、李白。 一看这名单,你以为他们应该是优秀考生代表了?恰好相反,他们都是”差生班”的学员。 先说孟浩然同学。如果我们评选一个”发挥最差奖”,孟同学非常有望当选,因为据说他的笔试和面试都考砸了。 这里说的所谓”面试”,是唐代的一种风气,指的是向有影响力的大人物送上作品,接受他们的问询和考察,博取好感。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作”干谒”。 每一个准备干谒的考生,都会面临一个关键问题:怎么选你的代表作? 或者有人会说:那还不简单,选你最优秀的就是了。但所谓”优秀”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事实要复杂得多:选长一点的诗还是选短一点的诗?选正能量的、唱赞歌的,还是选抨击时事的?选辞藻华丽的还是选清新质朴的?如果你精心挑选了一首律诗,可面试的大人物偏偏喜欢古诗怎么办?这一项的选择其实很考验情商。 比如中唐有一个叫李贺的诗人,要接受当时文坛一个大人物-韩愈的面试。李贺选择送给导师看的诗的标准,是:声调壮丽,色彩凄艳,风格独特。 他选择放在卷首第一的,是自己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感受一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成功了。韩愈读了这首诗,拍着大腿叫好,主动做了李贺的导师。 还有一个晚唐诗人,名字叫作李昌符的,也属于选对了面试作品的人。 此人在江湖上原本颇有诗名,屡次去找贵人面试,却总是得不到支持推荐,为此高考总是落榜。懊恼之下,他灵机一动:我过去选的诗,风格体裁都太老套了,不能吸引眼球,所以总不成功。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专门写一些奇诗、怪诗?说不定能火! 他于是另辟蹊径,精心作了五十首吐槽诗,主题特别冷门,叫作”贪小便宜的仆人”,比如: 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 无事莫教频入库,一名闲物要些些。 这些诗一发表,马上就刷了屏,据说”京都盛传”,成功引起了人们注意。于是李昌符当年高考就成功了。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