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与谚语的区别2篇.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歇后语与谚语的区别2篇.doc

歇后语与谚语的区别2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歇后语与谚语的区别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 歇后语 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 前一部分说完后,停顿后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 因此下面几局均为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鼻子里插大葱——装象(相)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规律和道理的句 子 。 因此下面这句应是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再给你举几个谚语和歇后语的例子。 谚语: 矮字面前莫说短。 爱叫的母鸡不下蛋。 白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打人一拳,防人一脚。 谁养孩子谁当娘,谁种土地谁收粮。 歇后语: 爱克斯光照人——看透你了。 吃了木炭——黑了心。 光头打伞——无发无天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米店卖盐——多管闲(咸)事 篇2 第34卷第6期2003年11月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J0lURNAL0FNANCHANGUNIvERSITY V01.34No.6Nov.2003 语海之中“家族"多 区别“融通"应探索 ——论典故与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的区别与“融通"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典故与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既区别明显,又联系十分紧密,时会“融通”。由于区别明显。故在语海中能自成一“族”;由于联系紧密,时会“融通”,故往往在诸多的这一类论著和辞书中互见。这是因为典故与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的定义角度不同所致,是它们“初始”概念及其由来联系紧密所致,是它们之间在某种情况卞有可以互为“转化”的原因所致。 关键词:典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一0448(2003)06—0124—07 典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它们均是语言海洋中的主要“家族”,这些“家族”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时又是紧密的。因而人们在运用它们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现象,据笔者手头的资料所及。这些问题和矛盾现象虽然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 现(以下同此,恕不一一括号说明)等等;反之,在一些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论著或辞书中,同样可以见到典故的身影,这都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二)名家力主划界线。界线实在难分清 面对典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有时会出现“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将他们划清楚界线。如我国知名学者王力先生、吕叔湘先生均有此意。王镆先生写道:“编典故辞典必然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便是典故和成语的划界问题(其实并不只是成语,还包括引者提及的 注意,但是并未有人进行专门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典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是语言海洋“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从人们给它们所下的定义来看,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按照人们给它们下的定义,它们之间是不应出现某些“混同”“交叉”‘‘融通”现象的。然而当人们论及 某些特殊情况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引者)。这个问 题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目前都还没有很好解决。吕叔湘先 典故或编撰这些方面的论著时,却往往要涉及到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语言形式。具体表现存在如下四大方面的问题。令人必须认真审视。 (一)定义不同是事实。混合“列队”亦客观 生说:‘典故和成语是分不清的’;王力先生曾经认为有必要 把两者区别开来,但又说两者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楚的……”[1】刘叶秋等专家在其1995年2月编撰的<成语熟语词 典?序例>中说:“成语与典故。成语和俗语、俚谚.很难有严格 的界限。”据此。探讨典故与成语等的区别与“融通”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兰)“家族”成员“融通”时。“融通”成员冠何名 典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与修辞现象,在语言的海洋中, 诚如前述,典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各自的定义是不同的。其区别是明显的。长期以来,在古今不少关于 典故的论著与辞书中,往往可以看到典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还有格言、名句、名言、警句、惯用语等,上述问题论述清楚了,这些问题则迎刃而解。故不一一论列)在这些论著或辞书中互见,也就是说,在一些典故的专著、辞书中,有时可见到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多以示义部分或说明部分出 收稿日期:2003一02一15 它与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它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呢?它们之间在某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相互“渗透”“融通”是否属正常现象,如果是正常的不可避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典故应用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3w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