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洞窟艺术
第一章 导 言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1.1 研究背景中国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自汉朝传入之后,与中国本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经历了碰撞与磨合的本土化过程,在佛教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又深受中国历史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佛教也以其博大精深的义理和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早期的佛教思想为了便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充分利用了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世俗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艺术、文学、壁画和雕塑等。石窟造像艺术作为佛教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佛教思想和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并且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推动了中国雕塑艺术的进步,也是世界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佛教石窟造像开始于约公元3世纪,造像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成就也是世界瞩目,其中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云冈石窟更是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佛教石窟艺术作为佛教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个独具特色之处在于其长久的存在性。从佛教石窟造像开始,经历政权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和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石窟造像艺术的精华依然傲然矗立在山洞之中,向我们展示古代人的智慧和佛教艺术的精髓。它虽然不像其他艺术作品那样,可以从表象直接反应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但深入的研究却可以发现同一处石窟群像在不同历史时期雕塑的烙印,是研究古代佛教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实物史料。1.1.2 选题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唐代石窟造像的历史演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唐代是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的鼎盛时期,石窟造像在唐王朝皇室的支持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此时期的龙门石窟造像内容和题材丰富,佛像面容圆润大气,雕塑刀法技艺精湛,代表作有武则天时期开凿的卢舍那大佛等,代表了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的最高峰,研究石窟造像艺术的历史演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石窟造像艺术背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此外,本文在研究唐朝石窟造像的同时注意到了历史变迁的延续性。石窟造像艺术的风格往往受到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联,每个时代的造像都渗透着这个时代的气质和烙印。如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既是佛教东传的特定产物,又是中原汉文化在西部集中展示的前沿窗口,它体现了东西两种文化的交融,同样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等也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而鉴于每个历史时期石窟造像的异同,则集中体现和反应了当时的宗教文化和社会政治。所以本文以唐为时代背景,从当时的佛教发展和社会政治切入,研究石窟造像的演变过程,试图对中国雕塑史的阶段性研究以及对中国石窟造像的艺术变革起到一定的脉络疏导和借鉴作用。1.2 文献综述唐朝的石窟造像研究自古至今是许多研究学者所钟爱的题目,但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掀起了外国考古探险家和历史学者到中国寻宝的热潮,许多国外学者来到中国西北、华北地区进行佛教石窟历史遗迹的考察,并出版了许多出色的研究文章和照片,保存了大量佛教石窟造像的原始史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汉学家沙畹、日本学者关野贞等人,出版的学术性报告有《中国佛教史迹踏查》《中国文化史迹》等。总之,这一时期因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研究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对佛教石窟造像的研究主要是外国研究人员进行,但是研究的内容较为基础,研究层次和深度不够。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佛教石窟文化研究,著名的佛学家汤用彤先生出版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详细论述了开凿石窟与佛教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解放后,政府组织国内学者对佛教石窟进行调查,但是研究的路径还是延续解放前西方学者的方式,调查流于表面,只是对全国各地石窟造像概况的介绍。此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荆三林《中国石窟雕塑史》,丁明夷的《中国石窟雕塑全集》和《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等著作。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文化界开始出现新的思想解放的热潮,佛教石窟造像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开始走向专业化,学界对石窟造像艺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阎文儒的《中国石窟艺术总论》,该著作介绍了全国各地石窟的分布,又按历史分期对各朝代佛教艺术特点和风格做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作者反对那种认为中国石窟艺术只不过是印度键陀罗艺术的东传和抄袭的观点,强调中国石窟艺术是一种新型的佛教艺术。段文杰的《敦煌石窟艺术论集》论述了敦煌石窟的建筑、雕塑和壁画,被认为是目前敦煌艺术研究的第一部系统性的学术专著。与此类似的还有文物出版社的《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大足石窟》、《陇东石窟》、《须弥山石窟》、《河西石窟》等系列图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山西文物局合编的《山西佛教彩塑》,对山西佛教彩塑的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ppt
- 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RS Components 电工电料 控制继电器 3RF2950-0GA13 使用说明.pdf VIP
- 深圳市商品房买卖合同(二手房)示范文本(2023).doc
- 布朗歌飞a4电箱使用手册.pdf
-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doc
- 2024年度安全意识提升培训课件完整版.ppt
- 物业管理服务节能降耗方案及措施.docx VIP
-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pdf VIP
- 大学体育与体质健康(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