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车是因为像骑车一样开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堵车是因为像骑车一样开车

堵车是因为像骑车一样开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设计出解释“幽灵拥堵”的数学模型。所谓幽灵拥堵,指那些表面上看似没有任何起因的堵塞: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也没有封闭施工的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堵塞,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车流又会毫无征兆的顺畅起来。 结果发现——居然是不良驾驶行为,引起的蝴蝶效应。 数学家的解释是,仅仅由于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造成短暂的停顿,就会在这辆车的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这条道路像撞上幽灵一样发生了堵车。哪怕第一辆车停下来后只需要2秒钟就能启动,可到最后一辆汽车启动时,所需的时间可能就要几十分钟了。研究显示,如果处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那么一名新手司机的急刹车就可能引发一场“交通海啸”,受影响的路段可长达80公里!而且越是堵车的时候,便越有人想钻空子,希望能插队往前,而这只能让已经堵塞的路况更为恶化。 这很讽刺,我们一直以为堵车这种事,要怪别人。 比如,怪路政管理不善,路修少了,立交桥修晚了,特权车太多了,交通管制太烦了; 比如,怪公共服务不佳,公交车太慢太烂,等公交车像等待戈多,地铁不慢但是太挤,走到地铁站太远,换乘更远……不能怪我不肯绿色出行啊。 是的,我们每做一种利己的选择,都有说得出口的理由。而在别人那里,利己都是不能说出口的理由。 每个人都烦别人开车,每个人都想很方便地并线超车,每个人都不肯给乱并线的车让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开车还不错,比自己开得慢的是傻子,比自己开得快的就是疯子! 故孟京辉在他的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中,有这样的独白结尾: ——教唆的都是他们。 ——谁们? ——说得远一点儿,山顶洞人;说得近一点儿,你们家人;说得唯物一点儿,日食月食;说得唯心一点儿,孟子荀子;说得学术一点,文化制度;说得通俗一点儿,街坊邻居;说得辩证一点儿,是受害人;说得周全一点儿,是作案人;说得痛快一点儿,都——是——别——人。 别人的办法 张三说:东京中心区,80%的人靠公交上下班,开车的不到10%。而北京城区使用小汽车的超过30%。 李四驳:在莫斯科听到一句话,“我们一天只堵一次——从早堵到晚。”别忘了,莫斯科拥有世界运营水平最高的地铁和1600余条公交线!(日客运量超过1500万人) 看似矛盾,但两种描述都正确。 因为发展公交,确实能治堵,但这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唯它,不够。 莫斯科虽有强大的公共交通,但路边停车免费,所以,大家还是舍得把车开出来——再堵,也比堵在公交车上舒服吧? 香港人就不敢了。香港700万人,仅有50万辆车。车少不是没需求,而是没钱、没地方。花费上百万购一个车位,谁愿意?在香港,有地方停私家车,那是土豪。 北京的车主,太舒服。不是因为北京人有钱,而是因为停车成本低,肉不疼而已。 皇上的欲望不用平衡,衣食恒足。凡人的欲望要平衡,这一时一地的满足,要用那一时一地的忍受来换。 香港的不堵,是香港人用高额停车费的肉疼换来的。 新加坡的不堵,是新加坡车主用单交拥堵费的肉疼换来的。 而东京的不堵,是东京行人用守规矩的辛苦,用多走一段路,不横穿马路的脚疼换来的! 而我们,开车时希望跟自行车一样随意停随意开,跟坐公交一样便宜,还不堵……那是梦。 晚生代 这些道理(如收停车费),还需要苦口婆心讲出来(因为几乎众口一词地反对),无非是因为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年代还短,才十余年,作为汽车人的身份还需要历练。美国人的驾龄,通常就等于他的年龄减去十八岁。一位美国大叔五十岁,则意味着他开了三十年的车。 所以,大家还在拼命地想有台车,摇号,证明自己是中产——这,没有错! 毕竟,谁都有这样的虚荣梦。女人都梦想老公开豪车接自己上下班,男人都梦想开跑车接女朋友。 而机车盛行的台湾,则已过了这心理哺育期。他们知道自身人多地窄,已经领略过“开车有面子”的意义。 台湾搭讪教主郑匡宇在书中写过: 绝对不要为了把妹而买车!只要是价值不能增加的东西,都不值得你花费太多金钱在那件事物上面。只要你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女孩子才不在乎你有没有车呢! 这种劝告,我们内地人听不进去。我们刚刚从自行车王国变过来。 所有能治病的药,都是苦的。想路上车快,人就要克己,开车文明;想路上车少,人也要克己,去坐公交。要么忍受堵,要么忍这个忍那个。如何选择看大家。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