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内刊采编与版面设计 从企业新闻的重要性说起 新闻宣传:内励斗志、外塑形象 网络BBS:“对这个品牌感觉不爽” 近年来,社会已从“物”的消费转变为“感觉”的消费,即以形象、感性等抽象事物作为评价标准。而多数人对某事物的同一印象,往往就形成了强大的舆论而导致新的事实。 案例: 超级“秀” 在诸多企业中,“蒙牛”可谓是长袖善舞,将新闻媒体利用到了极致。从1999年创业之初到今天,“蒙牛”几乎是一步一“秀”,“秀”出了品牌,“秀”出了市场。 《蒙牛内幕》书中有这样的句子: “媒体无大小,新闻无小事”; “事件营销是品牌的成长线”; “事事都是营销点”; “公关第一”、“事件营销第一”。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高奏时代主旋律,坚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新闻价值取向,积极反映企业的各种实践活动,用新闻的软力量,努力打造企业的硬形象。 新闻的软力量在企业重大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可以为领导的决策和中心工作的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可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编辑最主要的工作 总体策划 编辑稿件 编排版面 二、如何突出稿件重要新闻点? 1.抓读者感兴趣的东西。 如领导人消息 一是深入把握对面上工作的指导意义,要站在宏观的立场上。 二是注意读者是否关心,捕捉那些有感染力的场面、情节。如《总书记到池塘边鱼跃人欢》(南方日报)、《总书记有力地握住了我的泥手》(羊城晚报) 于细微处见精神 人物新闻中,除了要有典型的骨干事例外,还可运用些与人物有关的生动有力的细节。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细节,看似是些细小末节的东西,但选择得好,运用得好,却可以小中见大,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多写鲜活的细节 《认真负责的质检工程师——记大沙地项目部周国仁》有一个细节:“除做好现场检查、验收工作,他还做好繁重的质检资料整理。他眼睛不好,用眼时间长会很疲惫,他经常一边点眼药水,一边伏案工作。” 早出晚归成了征地组成员的习惯。他们每天天未亮就出发,路程太远,为节省往返时间,就自带水和食物,干到那里就在当地吃饭;累了、困了,就把车开到树下打开车门作片刻休息……(真实的细节、场面描写) 《征地组成了村民“自家人”——广明高速公路项目和谐征地纪实》 2.将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提炼到标题上。 《李渡大桥项目部(肩题)战高温夺高产(主题)》可将新闻中最亮的东西提炼到标题上,如改为 《战44度高温80天(主题) 李渡大桥项目部勇夺高产(副题)》。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梁卓仁强调(肩题) 重视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主题)》标题可将最吸引人的内容提炼出来,如改为《梁卓仁董事长要求加强政工队伍建设(肩题) 加大破格申报中级职称力度(主题)》。 会议新闻、领导人新闻要善于捕捉“观点” 透表析里,捕捉有新意的观点,是采编会议新闻的重要技巧。 在新闻报道中,适当用引言或观点来增强新闻的价值已成为现代新闻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使新闻变活的有效武器。 杨尚昆倡导新会风 由一人主讲 不要大家都讲 本报讯 12月11日,杨尚昆同志在全军整党办公室召集的一次重要会议将要结束的时候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今天由余秋里同志讲话,我不讲了。以后开会也要改变一下办法,由一人主讲,不要大家都讲。这也是一种改革吧! 对杨尚昆同志的话,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1984年12月16日《解放军报》) 直接引语在西方媒体的新闻作品中随处可见。一些西方媒体对直接引语的使用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据说在一些大型国际会议或重要的体育赛事中,西方媒体专门聘用“引语收集员”,专门从事引语的收集工作,以便为记者、编辑提供精彩的直接引语。在各国记者之间,互相交换直接引语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胡锦涛:青年要牢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绝不靠牺牲人民健康换取经济增长 限制调节垄断行业高管收入是重大任务 三、采写稿件的着力点 1.调动多种手段,力戒模式化 有的消息稿件,模式化严重。最常见的是“点题+措施+数字+实例”式的结构方式,语言和行文方式较呆板。 2.避免冗长的导语 1月10日,四航局召开京沪高速项目开工动员大会,贯彻落实中交集团召开的1月8日京沪高铁誓师大会精神和中交集团孟凤朝总裁、陈云副总裁八点要求六个意识的讲话,快速反应召开京沪高铁工程的准备工作。1月13日,在上海召开开工动员誓师大会,并就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做详细的部署。 (《四航局快速反应挺进京沪高铁》,《华南港工》2008年1月15日) 3.舍弃华而不实的废话 有的稿件为了突出环境优美,为了显示文采出众,经常在开头来几句情景交融的描写。 “七一”的北京,晴空丽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