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字典里没有“挫折”这个词
我字典里没有“挫折”这个词 刘墉 1949年出生于台湾,二十九岁时离台赴美。畅销书作家、知名画家。在世界各地举行个人画展近三十次。其作品在中国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 刘轩 刘墉之子,1972年生于台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出版作品有《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颤抖的大地》、《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等,并有多部译作。 引 子 2011年7月16、17日,来自台湾的励志作家刘墉父子作为演讲嘉宾,与郑州读者分享关于友情、爱情、父子、音乐的体验。刘墉、刘轩这对父子作家是首度在祖国大陆同台演讲,刘墉这位以写励志和教育系列畅销书出名的作家教育出来的儿子是什么样的?儿子又是怎样看待父亲的?笔者来到他们下榻的宾馆进行了采访。 一位演讲大师说过,之前的两分钟,宁愿挨鞭子也不愿意上台。可上台两分钟后宁愿被枪毙也不愿意下来。这次采访我就有这样的感觉。采访之前,本还有些小紧张,但谈话开始后,刘墉父子的轻松幽默立即让忐忑感一扫而光。父子二人同样观点鲜明,同样个性独具。一对父子两代人,亦师亦友,相通相知,由此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其情状令人莞尔。 我的字典里没有“挫折”这个词 刘墉的经历十分坎坷,九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他便只能移情于“手泽犹存”这个词的意境,从父亲留下的遗物里寻找他的信息和温情。十三岁时,一把大火把家烧成了废墟,从火场里逃出的刘墉眉毛已经被烧掉,许多朋友安慰他们孤儿寡母说:“从头来!愈烧愈发!”废墟上尽是草木灰,是壮地肥田的好养料,小刘墉就在废墟上种菜植花,当然,也种下了他们孤儿寡母的希望。他一辈子喜欢侍弄花草,自称花痴,这跟童年的经历不无关系。以后的日子――尤其是像摄影胶片曝光,几天的工作瞬间报销的时候;手脚冰凉、头上冒汗的时候;需要一次次收拾人生残局的时候,他常想到这句话。难道重起的炉火,能胜过薪火不断的老炉灶吗?后来他明白了:看得见的建筑物容易被摧毁,看不见的地基、人心底的意志、对光明的向往是很难被摧毁的。 刘墉读高中时在破书堆里找到一本尼采的《苏鲁支语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书中的超人学说对他的影响极大,于是他在联考前猛用功,结果竟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平时调皮捣蛋的刘墉居然考上了相当难考的台湾师大美术系。 1972年,刚大学毕业的刘墉幸运地得到主持三台联播晚会的机会,一夜成名。“中视公司”请他去制作并主持类似的节目。他千辛万苦地编写其中的一个短剧,导播却说写得不过关,请别人小小改了几段,编剧的作者便改成了他人的名字。不久,又有人请刘墉撰写一个益智节目的脚本,谁知脚本交上去便石沉大海。原来,制作人带着新节目的策划方案跳槽了!于是刘墉又去找另一位制作人,这就是他主持的《分秒必争》节目的因缘。好在那个节目的收视率非常高,他撰写的每次节目的开场白,便成了处女作《萤窗小语》的内容。这本书刘墉自费印制并自己找渠道发行,没想到一下子火了,居然成了当时台湾中学生的必读书。 也许正因为《分秒必争》节目的收视率高,刘墉被另塞给一个新闻性的节目《时事论坛》。当时台湾的新闻审查尺度很严,大家都说他丢掉了金蛋,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果然,做节目时常常是刚录完第一集就接到“不准播出”的通知,临播出前还在像热锅上的蚂蚁般找材料。然而刘墉咬牙坚持下来了。不到一年,他居然获得了“时事论坛”金钟奖。 好事成双,随后他又被台湾《综合电视周刊》的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这对刘墉来说,就好像不慎跌落到河里,上来时口袋里却装满了鱼虾。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拿到这个很有分量的荣誉之后的第二天,刘墉居然向公司递交了辞呈,他决定走自我超越之路,只身赴美。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当时刘墉在台北已经是畅销书作家、著名画家、主持人,这么光明的前途,刘墉还折腾个啥。 刘墉信奉的一句话是,只要不负我心,不负我身,我就要去做。 最初来到美国的岁月是忙碌不堪的。作为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他接受美术馆安排的各种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处奔波,还到公园里举行街坊艺术日活动,也就是办画展,宣传中国画,当然对他来说,也是为了把画卖出去寄钱回台北养家。其中最辛酸的经历就是,有一次他在公园办画展,一幅立轴被风吹进泥泞的雪水里,他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中从烂泥里捡起了那幅画,而那是他最喜爱的代表画作,在台湾甚至都没有舍得卖掉。 即便如此,刘墉也并未抱怨,因为他说:我的字典里没有“挫折”这个词。刘墉认为碰到的都是机遇,没有遭遇。他自己豁达地说:“满盘皆输算是真的输吗?那何尝不是另一段成功的开始?”十多年后,儿子刘轩参加演讲大赛没能进入决赛,刘墉夫妇专程去地铁站接儿子,第一句话就是:你是真的输了,还是暂时没有赢? 做了两个多月的驻馆艺术家后,刘墉就被圣若望大学聘用教授中国画,一干就是十年。1979年,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