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精选.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精选

容积导电 心肌细胞在除极与复极的过程中,形成电偶,产生电流,在每一瞬间都将传播到整个体液内。这种现象和一束肌纤维放在巨盆盐水内,不断产生电偶作用于周围的情况完全相似,这种导电的方式称为容积导电。人体亦可看作是容积导体,心脏处于这一导体之中。 在容积导体中各处都有强弱不同的电流在流动着,因而导体中各点存在着不同的电位差,通过电偶中心可作一垂直平面,因面上各点与正负两极距离相等,故在此平面上各点的电位均等于零,称为电偶电场的零电位面,零电位面把电偶的电场分为正、负两个半区。 容积导体中任一点的电位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某点的电位和电偶的电动势成正比。电偶的电动势越大,该点的电位越高。 2.某点的电位和该点与电偶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电位的绝对值越低。 3.某点的电位与该点方位角θ的余弦成正比。角度越大,电位越低,角度越小,电位越高。 上述三个因素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V=E·cosθ/r2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 * 心电图表现: (1)QRS时限≥0.12s; * (2)I、V5、V6导联q波减小或消失,V1,2导联常呈QS形,或有一极小r波,主波(R或S波)增宽,顶峰粗纯或有切迹,后支较前支为迟缓,I、V5,6导联常无S波,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趋势; * (3)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3、前分支传导阻滞(LAH):其心电图特点是: (1)心电轴明显左偏达-30°~-90°,超过-45°者诊断价值更大; * (2)QRS波在II、III、aVF导联呈rS型,SIIISII,I、aVL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大于I导联的R波;(3)QRS时限无明显增宽。 *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 4、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H):心电图特点是: (1)临床上没有右室肥大而心电轴明显右偏达90°~120°。以超过110°为可靠; * (2)QRS波在aVL导联呈rS型,aVF导联呈qR型,III导联R波特别高;(3)QRS时限正常或稍增宽,增加量0.02s。 *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 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不同程度的传导障碍,分别构成不同组合的双支阻滞和三支阻滞。 * 正常心电图学 心电图发展史 心电图原理 心电图临床应用 创始人 心电图发明者:威尔海姆 ·爱因托芬 ??? 荷兰生理学家,192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1860年5月21日生于爪哇(今印尼),其父荷兰人为驻爪哇军医。10岁时父亲去世,随母回荷兰。1879年入乌得勒支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曾任眼科医师的助手,又在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指导下作过研究,并得到物理学家的协助与指教。 188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任莱顿大学生理学教授,后成为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成员。1895年在英国生理学家A.D.沃勒的工作基础上开始进行心脏动作电流的研究,改进了德 ? 阿森瓦氏的镜影电流计,1901年设计了弦线式电流计,采用直径为0.002毫米的镀银石英丝代替动圈和反射镜记录心动电流及心音,克服了以往仪器的缺点。爱因托芬便成为真正的心电图记术的创造者,1903年,他确定心电图的标准测量单位,即描记记录的影线在纵坐标上波动1厘米,代表1毫伏的电位差,在横坐标上移动1厘米为0.4秒。采用P、Q、R、S、T等字母标出心电图上的各波,并选择双手与左脚安放电极板,组成3种标准导联(至今仍沿用)。1909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1912年研究了正常心电图的变动范围,并提出“爱因托芬三角”理论。因研究心电图机理和发明心电图描记器,获192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代表作有《色差实体镜》、《弦线电流计和心脏动作电流的测量》。1886年结婚,有二子二女,1927年9月28日卒于莱顿。 定义:测量电极放置在心脏或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用心电图机记录出来的心脏电位变化的连续曲线,即为心电图 心电图反应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胸导V1~V6依次为红黄绿茶黑紫 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位于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 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位于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位于左腋中线V4水平处 上肢右红左黄 下肢右黑左绿or右绿左黑 正常时,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都可以出现P波、QRS波群、T波和U波、P-R段、S-T段和T-P段,P-R间期和Q-T间期及J点 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P-R段:反映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因其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电位变化也很微弱,一般记录不出来而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