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品导学案.docVIP

2015年高中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品导学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中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品导学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学案 【学习目标】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自学归纳,落实基础】 (一)背景 1、汉初,统治者吸取“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 的政策。 2、汉武帝时.社会潜伏着危机( 、 、 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提出 1、特点:把 、 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2、内容①提出“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宣扬“ ”.并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 ”。 3、作用: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 (三)措施 1、表现①起用 参与国家大政。 ② 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兴办 ,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④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 。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祟的 思想,逐渐成为 。 二、【互动探究,释疑解惑】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2.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请回答: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2010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2009年福建卷)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