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越来越无趣时代,她们带来另一种美.docVIP

在一个越来越无趣时代,她们带来另一种美.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一个越来越无趣时代,她们带来另一种美

在一个越来越无趣时代,她们带来另一种美   她染着金色超短发,戴着狗项圈,穿着豹纹,在台上举着话筒嘶吼着听不清歌词的摇滚乐,灯光打到她狂野不羁的脸上,舞台后方打鼓的女孩看起来还像个中学生,她染着粉红色眼影涂着黑眼圈,面无表情,鼓棒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周围站着许多如痴如醉的歌迷,这时,突然人群里有个声音响起来:“女孩给我滚下去!”女主唱停了下来,大声地冲着话筒说:“女孩怎么了?女孩也能玩摇滚乐!”音乐继续响起,人们欢呼起来,乐迷们开始冲撞,许多人脸上露着无拘无束的笑容,有人从高处向观众们喷着啤酒……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台下16岁的我看呆了,从此我爱上punk music。   这是1998年的圣诞夜,五道口的“嚎叫”酒吧的一幕,那天在台上表演的是“挂在盒子上(Hang on the Box)”乐队,成员都是女孩,那时她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那天是她们第一次演出。      新的美学出现了!      在我的《北京娃娃》的前言“一点简单的介绍和一些爱”,第21条这样写道:染头发。我喜欢随时变化的头发颜色。但我的父母很反对我染发。可我不管。我直染头发。   “挂在盒子上”乐队的女孩们是中国最早的punk打扮的女孩儿,她们指引了一代年轻小孩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她们还鼓舞了许多女孩拿起吉他自己写歌。那时候随便走在五道口的街上,都会碰到几个染着红头发、绿头发,穿皮夹克和马丁靴的男孩女孩儿。她们当然被骂得很厉害,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很保守的国家,她们的出现就意味着大逆不道和作为女性的自我解放。   她们的歌词一向犀利,如“No More NiceGirls”这张专辑里,有一首叫“Shanghai”,里面讽刺了上海一部分女人的媚外及情感的物质化,歌词是这样的:“Girls come hereright now,boys come here right now……OurShanghai is international,Shanghai abeautiful city,also is a stupid city……”   那时有个词在摇滚圈儿流行至广“骨肉皮”。它引中自北京形容女孩儿的通俗语“果儿”,给人感觉就是出现在摇滚乐演出场合,同音乐有关的女性全都是“果儿”,全都是“骨肉皮”,只是层次有高低,格调有雅俗,总之全都是虚荣与庸俗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热爱摇滚乐,和摇滚圈有着千丝万缕莫名其妙联系的我,其他的一百万个我,也就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个“果儿”,一个追求某种虚假另类生活的附属品。这对所有被包括到其中的、真正热爱音乐和真理的女性都是一种侮辱。而这可悲的催情剂居然顺理应当就是摇滚乐。这些女孩子和摇滚乐手没有爱情,没有友情,有的只是相互利用,只是sex。这种被扭曲的现实到底是可悲还是可笑?当女性乐迷去看一场喜欢的摇滚演出时,当她们尖叫时,当她们为了音乐而感到震撼时,她们的身份居然是“果儿”?!占性别1/2的女性在这里甚至不是人,而只是果儿,天大的荒谬!   当时《我爱摇滚乐》曾登出篇文章,详细为作者认为的“骨肉皮”分了级别:地下级的、进步级的、专业级的。地下级的是“混迹于各种地下演出party上,行为放荡,装束奇特,属于狂热的歌迷心态,只为了发泄娱乐”:专业级的是“她们的名气比你还大,也只会选择明星”;夹在其间的就是进步级的,“略长了些脑子的”。照作者的意思是这些围绕在乐手周围的女人都是为了虚荣。于是我写了篇文章来反驳:在我看演出的时候,就见有的人的眼神明显透着不屑,好像我根本不是来听音乐,而是另有目的,弄得我也没辙,我总不能到处说自己“其实我是一个作家”吧?他们对于女:}根本不尊重。他们尊重的底限也许就是看这个女人是否循规蹈矩,与之相反的词是放浪形骸,他们不能接受与众不同、有自己思想的女人。我曾想在这个更先锋但更加狭隘的圈子里找到爱情,但他们只是自以为是地把我当成一个果儿,最后我只想说:去你的吧!我刚把你给干了,而且我还干了另外好几个人呢。      大众的潮流      李宇春火的那年夏天,我不在国内,但就是在异国他乡,我的手机也总是隔几分钟就响起一回,几乎每条都是像密电码一样的“请投8号的票”。什么意思啊?直到回国,我才明白,原来8号就是李宇春。她成为那年“超级女声”的总冠军。在舞台上,她边唱边舞,我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她代表的就是小城青年的青春啊!尽管那时候,她的“玉米头”是廉价的黄色,就是小发廊里染出来的那种黄色。那个发型其实挺不靠谱,但是无所谓,那代表着当时她的状态,也吸引了成千上万和她有着同样处境的孩子们。顿时大街小巷的年轻孩子们都换上了“李宇春头”。   曾轶可火的时候,我也不在国内。但我还是听说了“绵羊音”和“最天使”。她在某次演唱会上穿得更不靠谱,鲜绿色的露肩装和一顶粉红色的宽边帽,她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