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漂来古州.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中漂来古州

唐诗中漂来古州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初置宿州,迄今已逾1200年。大唐是诗的大唐,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令宿州人感到自豪的是,唐代一些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宿卅_有着很深的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宿州是从唐诗中漂来的一叶古舟。长河亘古,千年风霜,浪淘尽英雄无数,却漂不走诗人的足迹;沧海桑田,世事巨变,唯一不变且不断丰厚的只能是文化的积淀……      一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史称盛唐,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这对“双子星座”就是李白与杜甫。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色调和艺术个性,史称“诗仙”。杜甫诗歌则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像《三吏》、《三别》这样的诗歌,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负盛名,号称“诗圣”。最让宿州人津津乐道的是,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曾经携手游历宿州,并在砀山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44岁的李白与33岁的杜甫在洛阳第一次相见。正值牡丹花开,两位诗人一见如故,结伴游开封、商丘,次年他们又同游齐鲁,赋诗作歌、情同手足。李白当时居住在山东兖州,恰巧杜甫的父亲又在兖州当司马,于是黄淮大地到处闪烁着“双子星座”灿烂的星光。李白与杜甫在去兖州时途经宿州砀山,同行的还有大诗人高适。诗仙与诗圣同时驾临,砀山县令亲自作陪,不仅张灯结彩,美酒相待,还有歌女相陪,那场面之热闹可以想象。李白有酒便有诗: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   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那是一个月华皎皎的夜晚,太白和杜甫一行在碧水中泛舟,在宴嬉台饮酒,主人的盛情和美妙的歌声,真的让他飘飘欲仙了,“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这是何等的浪漫呵!和李白的心境不同,一贯忧国忧民的杜甫,在这样的欢乐场面,是很少作诗的,何况有年长11岁、当时名气远远高于他的太自在场。诗圣不留诗,对于宿州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砀山宴嬉台,在现在砀山县???东郊三里处,原亭池上复建的宴亭,是一座单檐六角亭。台上有石刻“宴嬉台”三个大字,相传为李白笔。   对于李白来说,这次来砀山不是第一次,也并非最后一次。早在两年前,他从皖南去长安,就曾经过宿州的泗县和砀山。天宝十二年秋,53岁的李白再次来到安徽,在途经砀山县时,因砀山县令与其相识,李白又在此小住。不管怎样,李白和杜甫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同游,竟然都路过了宿州的黄土,这足以让宿州人世代传说下去。      二      在初唐诗人中,与宿州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数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王绩。“松栽一当伴,柳种五为名。独对三春酌,无人来共倾。”他的《新园旦坐》不仅给宿州著名风景名胜区“大五柳”留下了诗意的名字,而且也给后人留下了朦胧的人生之谜。这位曾做过朝廷命官的山西人,晚年辞官隐居,在宿州符离北“五柳”山中,结庐东皋自称东皋子。种黍酿酒,写诗著文,王绩的晚年生活孤独但潇洒,清贫却自如。五柳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他醉对三春,生命的夕阳,充满了诗情,也充满了画意!   大五柳现在已经是省级著名风景区。自古道:“山川重名贤”,名贤也重山川。初唐诗人王绩在五柳结庐而居,而且长眠在这里,是诗人与山川的结缘!王绩特别崇拜“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他依照刘伶《酒德颂》的风格创作了《醉乡记》王绩说:“每一甚醉,便觉神明安和,血脉通利,既无忤于物,而有乐于身,故纵心以自适也。”他认为饮酒有无限的好处,而他最终也是倒在酒杯里。王绩死在大五柳,葬在大五柳,终年59岁。   灵山自有知音。五柳是王绩最为眷恋的地方,他在这里种黍禾、酿美酒、养鸡鸭、写诗文。灵山秀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也最终使他一洗自齐梁以来淫靡浮艳、富丽呆板的诗风,以其平淡疏野、清新朴素而拔出流俗,成为开风气之先的诗人。创作于五柳山中的律诗《野望》便是王绩的代表作。唐初五言律诗还相当罕见,《野望》的成功,是王绩对唐代五律的独特贡献。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元相识,长歌怀采薇。   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层层树林已染上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这是多么宁静、开阔而又美丽的画面!   自屈原、陶渊明之后,归隐田园是古代士大夫所津津乐道的一种生命情怀,也是士大夫独善其身的手段。宿州是道家思想的策源地,又是“竹林七贤”嵇康与刘伶的故里,田园之乐成为王绩的精神家园实在是常情常理。   大五柳的风光美,王绩的诗更美。但是宿州美丽的田园风光并不能填补诗人心中的孤独,他只能徒倚野望,长歌怀薇。也正是诗人这种孤独的凄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