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菊坛皇后戴绮霞粉墨春秋.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菊坛皇后戴绮霞粉墨春秋

台湾菊坛皇后戴绮霞粉墨春秋   在当今梨园界和戏迷中,说起德艺双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几乎无人不知,但对其恩师#65380;现居宝岛台湾的京剧大师戴绮霞,年轻观众却知之甚少。今年89岁的戴绮霞7岁学艺#65380;9岁登台,擅长花旦和刀马旦。她做工细腻#65380;身段拿捏,眉眼表情掌握丝丝入扣,特别是过硬的跷功,无人能出其右,堪称一绝。早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戴绮霞就以全才花旦唱红大江南北,一出海派经典连台本戏《宏碧缘》,更让上海观众为之疯狂。1948年戴绮霞去台湾后,倾其毕生精力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国粹,将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播种到宝岛,弟子遍及海内外。戴绮霞享有“九岁红”#65380;“菊坛皇后”#65380;“花旦祭酒”#65380;“影剧双栖艺人”等诸多美誉。直到现在,她仍未离开京剧舞台,2003年以86岁高龄主演《红娘》,2005年重阳节又粉墨登场演出《贵妃醉酒》,不愧是“梨园长青树”。      幼小拜名师   人称“九岁红”      戴绮霞1917年出生于新加坡。母亲戴凤鸣,杭州人,早年在老水仙花主办的鸣盛和科班学戏,艺名小凤鸣,与著名花旦小翠花是师兄妹。戴绮霞从小就跟着母亲的鸣凤剧团在南洋一带演出。因为唱戏太苦,又没有社会地位,母亲不想让女儿再吃这碗饭了,便送戴绮霞去读书。但她却痴迷舞台,不爱念书,送到学校又跑了回来,看叔叔#65380;阿姨们排戏和演戏。母亲实在拿她没有办法,就说:“好,你真要唱戏吗,那就练功吧!”于是她就跟着戏班的师傅练起功来。   她的启蒙老师叫张培秋,是一位著名的花旦演员,早年曾教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学戏。她会的戏很多,教戴绮霞的第一出戏是《拾黄金》,说的是一个叫化子乞食街头,拾得一块黄金,欣喜若狂,唱各种戏曲以自娱。这虽是一出丑角戏,但戏中有各种生#65380;旦唱腔。戴绮霞学会这出戏后登台演出时才7岁,高兴得要命。但一看镜子,她就哭了:“怎么这么难看呀?”脸上画着个白块,还画有眼屎#65380;鼻涕。妈妈说:“你不是要唱戏吗,这就是你唱戏的造型!”她不敢讲话,就到台上去了。结果没想到,一上台就赢了个满堂彩,因为她扮的这个叫化子实在太像了,唱得也不错。小孩子唱戏总是逗人喜欢的,观众就纷纷向台上扔红包。演完后回到后台,小绮霞哭着说:“以后我再也不要唱戏了,扮得这么难看!”这时张老师说了:“这出戏是你的开蒙戏,会了这出戏,以后什么戏都好学了。”   从这以后,张培秋就教她学花旦#65380;青衣#65380;刀马旦,她又跟别的老师学小生#65380;花脸,什么戏都学。母亲见她学什么像什么,叹了口气说:“唉,还是个吃戏饭的。”于是亲自督促教她练功,特别是花旦必须具备的跷功和眼神功。在练眼神功时,母亲燃着一根香,让她眼睛跟着看,转过来,又转过去,这样转来转去,每次一练就是两个小时。光转动还不行,还要学会用不同的眼神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有温柔的#65380;泼辣的#65380;害羞的,比如闺门旦,眼神就要小巧一点,泼辣旦眼神就要夸张一些。各种各样的眼神,都要一道一道地练。经过长期反复地练,戴绮霞练就了一双灵动有神的眼波,从“九龙口”(戏台的右后方)到台口,她的眼神能把全场观众抓住。   经过这样的勤学苦练,戴绮霞不仅学会了很多花旦#65380;武旦#65380;刀马旦和青衣戏,还能反串小生和武生。她边学边唱,9岁在南洋演出时就赢得了“九岁红”的美称。13岁时,班里唱主角的花旦都结了婚,母亲又病了,没有人挂头牌,她就挂起了头牌,不久又挑起了剧团团长的重担。   1935年,戴绮霞已17岁,人更懂事了。那时东北被日军占领,她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国家正受着外侮,不能老是在异国他乡漂泊,便同母亲及家人从南洋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回国后演出的第一站是在上海的黄金大戏院,演出的第一出戏是《虹霓关》。在这出戏里,她灵活的身手#65380;巧睐的眼波和扎实的功夫,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一场下来获得600元大洋的戏份。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因为她常常演什么像什么,得到了麒麟童#65380;荀慧生等名角的夸奖。但戴绮霞仍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在上海,她又拜了名旦小杨月楼为师,并向“九盏灯”学艺,同时心目中还暗暗崇拜小翠花,学习他细腻的做功。由于她博采众长,艺更精#65380;戏更博,不几年就唱红了上海和华东一带,成了名震艺苑的江南名旦。      喜收高徒   造就一代名伶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接着是淞沪会战,日寇猛扑上海。戴绮霞在上海待不下去了,便同母亲四处逃难,边逃难边唱戏。先是在江浙一带,1942年又同丈夫#65380;江南武生王韵武来到被称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被邀在汉口新市场大舞台挑班。   武汉是京剧西皮腔调的发源地,是旧时有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