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导演无意识记录
农民导演无意识记录
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由农民拍摄纪录短片是一个新鲜的尝试,他们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琐碎、无计划,但鲜活生动,极度真实。
村民影像计划
是应“中国一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委托策划,一个让具有“草根背景”的村民亲自参与拍摄的影像计划,其中包括:10名村民身份的作者分别拍摄制作10部纪录短片和100个村民拍摄的图片作品。该计划于2005年9月正式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
目前。这些影像作品和图片作品已经完成,从去年3月开始。村民图片作品已经在北京“村民自治国际研讨会”期间展览,10个村民的影像作品也已经在美国的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圣西大学放映介绍,以及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瑞士真实电影节和柏林世界文化宫放映。
凛冽的寒风里,北京东五环之外的一片院落里,三部新拍摄的纪录片正在放映。2007年的12月29日。对于一些中国农民来说,是一个可以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放映的三部纪录片,作者是三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的村子2006
这是“中国村民自治影像传播计划”必威体育精装版一阶段的成果。“村民影像计划”开始于2005年,由“中国新纪录运动”的代表人物吴文光总负责。活动最终在全国数百位报名者中选择了10位村民,他们来自9个不同的省份,有男有女,年龄从24岁到59岁不等。组织者发给他们必要的摄影器材,并在北京对他们进行三天的短暂培训。
培训之前,这些农民中的大部分没有见过摄像机,不会使用电脑,而培训所教给他们的也仅仅只是机器的开、关、充电,镜头的推拉之类的简单操作。接着这10个人便回到自己的村子开始拍摄,没有主题限制,没有条条框框。
20天之后,他们交上了生平第一次影像作品,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了拍摄自己的家长里短,以及日常生活中他们认为值得记录的东西。短片的名字有《扶贫款评审会》、《采石场》、《一次作废的选举》、《分地》等第。
由农民拍摄纪录短片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还是一个新鲜的尝试,无论从关注内容、拍摄者、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传播的方式来说。都是一件???有开创意义的事。
随后的两年,拍摄与他们的生活同步进行着。他们将摄像机带到了田间地头、结婚庆典,拍家人、拍邻里,拍村民“聚赌”、拍夫妻吵架,甚至拍别人眼中的自己。这一次,10人中的王伟、邵玉珍和张焕财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纪录片长片。名字都叫作《我的村子2006年》。
吴文光说,片名不是“我们的”或是别的限定词,就是说明记录下的只是拍摄者,是个体眼中的2006年。2007年4月,这三位农民作者来到北京草场地工作站。开始对新作品进行后期制作,在第一次作品中就学会“非线”操作的他们,这一次所有的剪辑均由自己完成。吴文光只就衔接和其他细部与他们商量,是个不能缺少的配角。
在有了第一次拍摄经验的基础上,三个人进一步延伸了对自己生活记录的纬度。70到80分钟的片长,是在五六十个小时的素材上剪辑而成的,投入程度可见一斑。张焕财是个地道的关中汉子,整部影片贯穿着热辣直白的陕西方言。影片中常常可以看到他与妻子的对话,而这许多的对话都是在其妻不知道的情况下拍摄的,颇为有趣。“俄(e)给你拍个纪录片!”“俄(e)不要那个!”“那你要啥?”“俄(e)要钱!你不要再瞎日鬼了,拍那个啥!”“那俄(e)昨才是有成绩?”“把钱拿回来就是成绩!把娃管好就是成绩!”这种鲜活的夫妻对话,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是非对错,没有价值判断。
记录自己的生活
三位的作品中都涉及到了村民的日常消遣,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娱乐活动。男的就是打扑克、往土坑里掷色子,女的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唠家常,再不就是逢年过节扭个秧歌。对于这一点,有的观众说这反映了农民精神生活的贫乏,但也有观众表达了对这种无计划和琐碎的喜爱之情。“你怎么知道他们不高兴,我看他们挺高兴、挺充实的!”
久居城市里的人习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对事物做出评判,但是这些就是村民们最日常、最普遍的生活,无法改变。结婚典礼上,新娘的父亲对到场的乡亲们说:“我也没啥可说的。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这样直白的语言,背景就是走了调的婚礼进行曲,这种表达很难用主观的标准来判断是贫乏还是充盈。
王伟的片子中,一位村民斜躺在自家的炕头,电视里正播着某段“有中国特色”的新闻,那位农民“嘿嘿”地笑了,黑暗中的观众也笑了,默契的达成就是这么简单。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理解者对被理解的客体应持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这种眼界更有助于了解和阐释,而非站在门外的对文本层面或带有表演性质的打探。拍摄者作为“场”中的一员具备观察的天然优势。
邵玉珍的片子中有一个片段,某电视台的记者去她家采访,让他们讲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