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园”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稿)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 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袁成达教授 2011年6月25日——7月9日 把“中外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在武汉市择地实施,旨在发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文化圈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的理念、创意、策划、制作、传播、营销、资金优势,共同打造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产业“航母”,在加快中华民族大众的、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壮大和研究建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投资武汉文化产业的依据。 依据一:武汉城市圈拥有结构完整的中华民族标志性文化资源。 我们认为,武汉城市圈拥有极为丰厚的、结构完整的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 1、独树一帜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政治文化资源。史载著名大战“赤壁之战”发生在武汉城市圈内的蒲圻赤壁。战后即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大格局。西晋人陈寿著《三国志》,在这部列为二十四史之四的史书中,提出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后传至献帝,遂分三国。”陈寿对之前历史发展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概括,又印证于后世。由三国鼎立的“中华天下”,经两晋、南北朝统一于隋,继而成就了与汉朝比肩的唐朝。汉、唐成为中华民族的代称。经五代十国,“中华天下”各民族大融合,统一于宋、元、明、清。1911年武昌首义,“ 中华天下”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经扫除武装军阀集团的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天下”终在1949年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以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中国正以一个统一、富强、先进的国家实体迈入“世界大国”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发韧于农耕文化的儒家大同思想,将同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的世界大同思想一样,进入工业化之后的知识经济时代,一脉相承地表达为毛泽东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奠定“三国鼎立”的赤壁之战,中国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武昌首义”等发生在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政治军事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中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2、独树一帜农兼渔林的中华民族农耕文化资源。湖北隋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教民耕种,是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过渡到农耕时代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在广泛吸收、综合利用南北农业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了筑陂灌田的水利工程。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陂”就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社会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其时,江汉平原成为黄河中下游农业大区域之外的又一个相对发展较快的区域。随着社会发展变迁,经济重心南移,长江中游两湖地区,逐渐成为中国主产粮区。明代李釜源在他所编纂的《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穗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其土地广阔,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长江中游地区有洞庭湖、鄱阳湖两个中国最大淡水湖,江汉平原大小湖泊数百,武汉城市圈及周边尤其是神农架,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林区。渔业和林业同样有悠久的历史。 3、独树一帜丰富厚重的中华民族商贸文化资源。盘龙城的出现,把武汉的建城史上溯到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这座商王朝临制南方民族部落、转运物资的古城,最早确立了武汉在中国南北连接史上西瞰江汉、东襟皖赣的交通枢纽地位,是武汉后来“九省通衢”地理区位优势形成的先兆。中国地质大学运用现代磁法勘探原理,探明盘龙城一处码头坝址。勘探报告作定性分析时称:“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实用码头在此兴建,表明当时我国南北转运、货场、客栈等物贸,己具相当规模。在加速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出现,以及南方大量矿产资源转运中原过程中,盘龙城客观上成了殷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坐标。”历朝历代,武汉在商贸物流中的南北枢纽地位始终未变。明朝嘉靖年间,汉口镇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港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与北京、苏州、佛山并列称为“天下四聚”,故有“货到汉口活”之说。乾隆年间,汉口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及至清代后期到民国,汉口一度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有“东方芝加哥”之誉。其时,晋商中的茶商,把原在武夷山一带的制茶基地迁至蒲圻羊楼洞一带。在当时清王朝财政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晋商茶贸易经由汉口上溯汉水转道中原、山西、内蒙直达恰克图边贸城,由俄罗斯转入欧洲、西亚。把握着早期武汉商业命脉的汉口汉正街,自古就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