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中低产田形成因素及其综合改造利用汇
浅析我县中低产田形成因素及其综合改造利用 ? [2004-12-07] ·作者: ·来源: ?????????????????????大足县农业局???张晓燕
????摘要:大足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是我县粮食生产的重点,因此,改善中低产水稻田生产力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必经之路。本文分析了我县中低产田形成因素及改良的可行性,提出了改造利用途径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中低产水稻田、成因、改造利用途径
????大足县今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现已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县农耕地68万余亩,农作物以水稻生产为主,种植面积达45万亩左右,其中中低产田面积就达15万亩左右,这一部分田块因土壤障碍因素或人为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作物产量低,土壤综合生产力下降,因而进一步改良这些中低产田,提高其产量及土壤综合生产力使我县粮食生产及地力进一步提高势在必行。
????一、提高中低产初田产量(效益)的可行性
????我县粮食生产以水稻生产为龙头,水稻产量高低直接左右着我县粮食产量指标。前几年水稻产量出理徘徊局面。分析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低产田的面积较大,没有合理的改造和利用。据土壤普查资料表明,由于土壤障碍因素,导致的中低产田面积10—12万亩,栽培管理不当形成的中低产田面积5—8万亩,经多年的改良(及耕制改革)后仍有15万亩左右,这些田块的水稻亩产一般为350—400公斤,影响大面积水稻单产的提高。目前大部分田块只种一季中稻,经济效益很低,亩平收入仅200—300元。针对这些情况,我站针对不同的成土母质及栽培条件,在全县几个有代表的地区:天宝、原龙岗镇的明星和城南、金山、万古等镇乡进行了稻田综合开发利用配套技术以提高中低产水稻田产量(效益)的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可增稻谷100—150公斤,增种其它经济作物、养鱼等共计亩增产值200—600元的显著效益。照此推算,全县中低产田至少增粮500万公斤,增收3000万元以上(产值),同时可以增加较大数量的绿肥(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由此可见,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结合先进的稻田综合配套技术,是我县中低产田改良、增产增收、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中低产田类型及利用改造途径
???(一)因土壤障碍因素造成的中低产田
????1、冷浸类(面积5—6万亩):包括深脚烂泥田、大肥田等,主要分布于正冲的中下部和房前屋后。原因是地下水位高,田泥温低,通透性差,有毒还原物多,水稻易发生坐蔸,前期抑制营养生产,后期易贪青晚熟等。
????改造途径:工程措施:增设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农艺措施:是进行耕制改革:大力推广水旱轮作和半旱式栽培。
????2、渗漏类(0.8—1万亩):主要分布在沿河冲积沙地。这类稻田土质太沙(即孔隙度大),保水保肥力差,水稻苗期生长不良,后期易早衰。
????改造途径:可进行客土改良,沿河实行水旱轮作增种绿肥或蔬菜进行配方施肥等技术。
????3、粘、酸、瘦类(面积0.5—0.8万亩):主要分布沿河冲积坝,死黄泥、白鳝泥是其代表土种。水肥、气、热条件太差,水稻生长不良,产量低下。
????改造途径:可进行客土改良。有针对性施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或栽种绿肥。
????4、矿毒类(面积0.2—0.3万亩):主要分布沿山脚下,由于引用有毒煤洞水灌溉,或化工厂污水,造成水稻减产。
????改造途径:改善灌溉水。
???(二)栽培技术不当形成的中低产田
????1、秧母田(面积3—4万亩):主要是秧苗期拉长秧苗营养不良,幼穗分化期短,穗小粒少。
????改造途径:选用优质、高产、良种,早播早插。
????2、部分水三熟(面积0.5—0.8万亩):主要是前几年对土壤掠夺式的利用,使土壤供养不足、土质下降,造成产量低下。
????3、高榜望天田(即易旱地,面积0.8—1万亩):常年靠天下雨栽秧造成水稻干旱减产。
????改造途径:有条件的地区可解决水源及时灌溉,无条件的改走旱路:实行“麦—豆—苕”、“麦—豆—豆”或栽果树、桑树等。
????4、因施肥不当造成低产田(面积1—1.5万亩):长期单一的施用磷肥、有机肥施用少,掠夺式的栽培方式,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桔,土壤结构变差。
????三、综合改造配套措施
????改造中低产田的技术关键是走综合改造的路子。抓好工程措施——修排水沟,生物措施——优化种植结构、改进栽培技术、化学措施——推广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优质复合肥等。
???(一)修建和改造排灌渠道,保证水源、排洪防冲、防治串灌
????到2002年我县共修排溉100余公里,埋地下管道21公里左右,新增灌溉面积0.9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26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64万亩。
???(二)优化种植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对比联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沪教版 七年级(上)数学 秋季课程 第4讲 整式的乘法(解析版).doc VIP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生物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专题练习.doc VIP
- 《摩登时代》-公开课件(设计).ppt VIP
- A7-10-制冷系统部件的检修.pdf
-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Grammar Focus-4c) 课件-九上英语.pptx VIP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父母借用子女名义购房协议书.doc
- 团体操花球串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