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多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骚教案(多篇)

离骚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2014离骚教案 《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多媒体出示对联一副,请判断这副挽联是悼念谁的?并说明理由。)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提示:“招魂”“九歌”都是屈原作品的名字。屈原作品中多写到“香草”。“三户地”是“楚地”的别称,项羽曾说“楚虽三户,亡秦必矣”。“呵壁”“湘流”,屈原曾经被流放到湘水一带。 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 (要求学生三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1.字音: 苗裔(yì)孟陬(zōu)揆(kuí)又重之以修能(chóng)肇(zhào)汨余若将不及兮(yù)搴阰(qiān pí)弃秽(huì)蕙茝(chǎi)昌被(pī)窘步(jiǒng)舆车(yú)踵武(zhǒng)惮(dàn)荃(quán)謇(jiǎn) 2.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结合以往学过的文言知识解决重点,难点。 1)古今异义词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偷乐:古:苟且偷安;今:私下里自己乐) 朕皇考曰伯庸。(朕:秦以前泛指“我”或“我的”;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 纫秋兰以为佩。(以为:古为两个词,“以”是介词,“为”是动词,意思是“把??当作/看作”;今为一个词,意思是“认为”。) 春与秋其代序(代序:古为“依次”义;今为“代替序言的文章”) 昔三后之纯粹兮(纯粹:古为“品德精美无疵”;今指“不掺杂别的成分”) 夫惟捷径以窘步。(捷径:古为“斜出的小路”;今指“近路”) 2)词类活用 指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如: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名词用为动词,意为“命名”;“字”也是名词用为动词,意为“起字”)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秽”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秽政”。) 3)掌握重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以”文中多次出现,了解其作为连词、介词的意义和用法。 乘骐骥以驰骋兮,(连词,相当于“而”,前后为修饰关系) 路幽昧以险隘。(连词,相当于“而”,前后为并列关系) 又重之以修能。(介词) “之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