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v网传输设计——有线电视网设计依据.pdf

catv网传输设计——有线电视网设计依据.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tv网传输设计——有线电视网设计依据

有线电视骨干网设计依据有线电视网设计依据 1550nm 外调制光传输技术应用于广电传输从开始经历了近16 年的发展历史,前期广泛 应用于广电的长距离传输(≤100Km),广电城域网络(富纤网络、冗纤网络)。 近6年来,随着1550外调制光发射机的技术突破、色散补偿技术的突破、前置EDFA技术 突破、RFA技术突破,广电干线调试技术突破等一系列技术的突破和成熟应用,使得1550nm 广电干线纯光链路传输得以突飞猛进,模拟电视传输达到300公里以上,DVB-C数字电视传 输已经成功实施近700公里,预测将实际应用达到1200公里以上。由于DVB-C技术的发展, 通过光电再生中继,传输距离可以近乎无限制传输。 1.1 规划依据 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21-1995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31-1997 《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5063-1998 《市县级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 GB/T16849-1977 《光纤放大器总规范》 GY/T 166-2000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GB51/T46-199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程》 GB/T 17786-1999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 GY/T 118-1995 《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光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1.2 系统功能 1.2.1 频谱配置 模数混传频谱配置 50 MHz 8 MHz 550 MHz 射频 电平 QAM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频率(MHz) 数字传输频谱配置 0 MHz 数字电视 870 MHz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频率(MHz) 1.2.2 系统容量 传输PAL-D 模拟电视、DVB-C 数字电视、IPQAM VOD 等信号 整个系统传输带宽870MHz 。 节点指标保证传输60 个QAM 的情况下MER≥32 。 实现超长距离传输,目前已经实施的最远传输距离700 公里。 实现超长距离传输,预测实际应用最远传输距离1200 公里。 实现更超长距离传输,通过 DVB-C 数字转换器实现再生中继,使得 1550nm 广电干线传输不再受到限制,实现几乎无限制传输。 1.3 有线电视指标分配 1.3.1 模拟电视指标分配 系统指标的国标要求 —系统载噪比CNR ≥43dB,预留1dB余量,CNR ≥44dB —系统载波组合三次差拍CTB≤-54dB,预留1dB余量,CTB≤-55dB —系统载波组合二次失真CSO≤-54dB,预留1dB余量,CSO≤-55dB HFC系统组成:前端、光缆主干线、电缆支干线、分配网络 CTB、CSO指标主要受有源器件非线性失真影响,分配时有源器件考虑多一 些 前端设备位于混合器之前,首先,载波信号不存在CTB、CSO指标要求,其 次,调制器均采用高电平输出调制,混合器均采用无源混合,混合后的多路载波 信号亦不存在CTB和CSO的影响,所以在系统指标分配时前端可以不考虑CTB和 CSO指标分配,仅考虑CNR的分配。 现在有一些前端增加了前置放大模块,或者前端质量比较差,可适当考虑分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