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的翻譯高潮對比
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的翻譯高潮對比摘 要:中國歷史上共出現瞭四次大的翻譯高潮.學者們對其進行瞭深入的研究,但就翻譯高潮之間的對比方面研究相對較少,而對同一翻譯高潮時間跨度內不同階段的對比研究就更少瞭。本文將從翻譯背景、譯者與譯著、選材及翻譯方式及理論貢獻四方面對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的翻譯高潮進行對比研究,以期對這兩個時期的翻譯活動有更清楚的認識
關鍵詞:翻譯高潮 對比研究
引言
關於中國歷史上的翻譯高潮,學者們持有不同觀點。無論將其劃分為三次或是四次,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的翻譯高潮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兩個階段的翻譯活動在某些方面存在著異同。迄今為止,很少有人對這兩個時期的翻譯活動做一比較分析,本文將從翻譯背景、譯者與譯著、選材及翻譯方式及理論貢獻四方面對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的翻譯高潮進行對比研究,以期對這兩個時期的翻譯活動有更清楚的認識
一、翻譯背景
明末清初的翻譯背景
16世紀時,歐洲的一部分國傢已進入瞭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作用為資產階級先遣隊的殖民主義者已經開始瞭海外掠奪。耶穌會的傳教士就是在殖民主義者掠奪我國沿海的同時,前來我國從事宗教活動的。當時耶穌會繼承中世紀封建教會的衣缽,正發動一場宗教“反革運動”,企圖奪回失去的地盤,維護天主教的威信。在這種情況下,耶穌會派出許多會士來試叩中國的大門
當時的中國正值大明朝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昏庸無能,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學術思想趨於衰微,相對於剛剛經歷文藝復興和資本主義革命的歐洲諸國明顯落後,於是出現瞭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渴求。中國士大夫們面對著如此外患內亂的國勢,期望學習西方宗教、哲學與科技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清末民初的翻譯背景
自順治皇帝起,清政府開始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的對外交流受到嚴重的限制。近200年與世隔絕之後,卻在鴉片戰爭的炮火之下被迫打開國門。清政府先後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中失利,被迫簽訂瞭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港口城市。這種情況下,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為瞭救國保種,開始瞭向西方尋找真理的艱苦征程
二.譯者與譯著
明末清初的西學翻譯的譯者幾乎全都是來華傳教的耶酥會士和中國封建士大夫。耶穌會士為瞭羅馬教廷向東方進行宗教擴張的使命而來。而中國的士大夫們為瞭富國強兵,許多士大夫本身就是科學傢或某一方面的專傢。最早來華的是意大利人羅明堅和利馬竇,由羅明堅口授、華人筆錄的《天學聖錄》是傳教士在華的第一部譯著。利馬竇首先撰譯瞭一本小冊子《交友論》,其後與徐光啟合譯德國數學傢克拉維斯《歐幾裡德幾何學》前六卷(其註釋本譯成《幾何原本》),後九卷由李善蘭與傳教士威列合譯完成。利馬竇和李之藻編譯《同文算指》。熊三拔與徐光啟編譯《泰西水法》,西班牙傳教士龐迪我與徐光啟合譯《七克》一書。進士王征與瑞士傳教士鄧玉涵編譯圖文並茂的《遠西奇器圖說》三卷,是最早的一部機械工程學著作。德國人湯若望與焦顫合作編譯《火攻揭要》
除此之外,傳教士們還與士大夫們合譯瞭一批西洋經院哲學及神學著作。如傅泛際與李之藻譯的《寰有連》(即亞裡士多德的《談天》);畢方濟與徐光啟合譯《靈言鑫勺》,高一志、李燁然、衛計樞等合譯《寰宇始末》。譯者們把西方各個領域的科技文獻首次介紹到中國,對當時中國的科技發展起瞭巨大的推動作用
清末民初的譯者大致分兩類。第一類為中外譯者合作。如數學傢華衡芳與瑪高溫、傅蘭雅合譯《金石識別》、《地學淺釋》,季風苞與金楷理合譯瞭不少西方軍事技術著作。而傅蘭雅一人就與華人合譯瞭67種西書,是同時期譯書最多的。第二類譯者多為政論傢,他們獨立譯書,不再依靠西人合譯。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嚴復和梁啟超。嚴復有著深厚的古文功底,青年時代留學英國,精通英文。他深受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影響,回國後著手翻譯瞭一大批西方著名的哲學社會書籍,如《天演論》、《法意》、《原富》等。梁啟超翻譯的書不是很多,但在翻譯史和翻譯批評的研究方面,卻作出瞭傑出的貢獻。他主張翻譯政治小說以開民智,尤其主張從日文直接轉譯歐美作品,以達事半功倍之效果。同時梁啟超是譯介革命詩人拜倫的第一人,也是我國譯述西方詩歌的先驅。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的政治書籍,還有揚廷棟譯《路索民約論》,馬君武譯《彌勒約翰自由原理》、《斯賓塞社會學原理》,趙蘭生譯《斯賓塞幹涉論》,羅伯雅譯《共和政論體》,馬為瓏譯《比較國會論》。此外,林纖譯述的外國小說可以說是晚清翻譯作品中的一朵奇葩,他前期思想比較進步,因受嚴復、梁啟超等人宣傳小說之社會功效的影響,也想通過翻譯小說“寓其改革社會,激動人心之雅致”,但後期政治墮落,意氣頹唐
三.選材
明末清初外國傳教士來華,目的是宣傳教義,但同時為瞭中國的發展和迎合士大夫強國的需求,他們的選材主要包括宗教書籍和有關自然科學的書籍。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