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外国文学史重点整理(袁行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至外国文学史重点整理(袁行霈

2014-2015-1《外国文学史》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取材于《圣经》。教会文学在公元5至10世纪,这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主要为当时的教士与修士写作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创作目的在于阐释、普及基督教教义,使之深入人心。形式体裁主要有:祷文、颂歌、赞美诗、梦幻故事、奇迹剧等。在艺术表现上,则多用象征、寓意、梦幻等手法,而且带有浓厚的劝惩说教气息。(中国变文——佛教文学、俗文学) 骑士文学: 属于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文学现象,也是世俗封建主文学的主要成就。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从而表现骑士精神。法国的骑士制度最发达,所以骑士文学也最兴盛。骑士文学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16世纪中叶,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语言上,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西班牙《小癞子》。思想倾向上,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作品描写他们不幸的命运,也描写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取材上,基本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结构上,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系指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其中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大学才子”是对16世纪后期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在英国艺术革新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他们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在喜剧,悲剧,历史剧及无韵诗体运用上为英国戏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巴罗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欧洲的非主流文学思潮。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同时还影响到德国、英国。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贡哥拉派。西班牙另一作家卡尔德隆是欧洲最著名的巴罗克文学作家,著有戏剧《人生如梦》。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痴儿西木传》也有明显的巴罗克文学的特征。英国的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等也属于巴罗克文学这一流派。法国巴罗克文学分为小说与诗歌两个方面。 巴洛克一词来自西班牙文,指的是“奇形怪状的珍珠”。先借用到建筑学领域,用于描述欧洲历史上的一种建筑风格、一个建筑历史时期。后来借用到文学史领域。巴罗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的无能为力;惯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辞藻,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巴洛克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丧的特点,艺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谲,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盛行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 三一律: 即时间、地点和情节的统一,它要求一出戏演的事件只能发生在24小时之内、在一个地方,而且只许有一条情节线索。三一律虽然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是它也有很大的束缚性。法兰西学士院的学者,是三一律的最初制订者,夏泼兰在《关于戏剧艺术的信》和《法兰西学士院关于熙德的感想》中,假借亚里士多德的名义强迫剧作家接受三一律。在理论上把三一律系统化的是布瓦洛,他在《诗的艺术》中明确规定了三一律:“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其实,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只要求“行动或情节的整一”;至于时间的整一,原指希腊每个悲剧诗人演出悲剧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天;希腊理论家从未提出过地点的统一,因为古代演戏没有幕间休息,不存在变换地点的问题。 哲理小说: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新型小说,18世纪启蒙文学独创并采用的文学形式。以人物活动为主线,描绘社会现实,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议论性和逻辑性,又有引人入胜的虚构情节和人物。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但是,它过分注意哲理而疏于人物性格刻画和历史环境描绘,文学形象不丰满。 感伤主义文学:主体在英国。产生于18世纪后半期。他们对于“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代表作家为斯泰恩与哥尔德斯密斯。前者的代表作是《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因之而得名。后者的代表作是《威克菲尔德的牧师》。感伤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的代表是“墓园诗派”。因葛雷的《墓园挽歌》而得名。 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狂飙突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