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 评价秦始皇 *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认知目标 1.识记秦的统一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理解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本质 3.认识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要求 内容标准 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和分封制破坏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认知核心 典故: “周郑交恶” (鲁隐公三年前?720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即又让虢公参与执政),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授予)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周地,今河南温县)之麦;秋,又取成周(周都,今洛阳)之禾。周郑交恶。 (桓公五年,前707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左?传》) 诸侯实力膨胀和王室力量削弱,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典故: “问鼎中原” (春秋后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 ,为了富国强兵,进行改革或变法,强化王权,推广郡、县体制 3.战国晚期,秦商鞅变法而强,兼并六国,开创统一王朝 典故:举鼎绝膑 战国时期,秦国崛起,秦武王野心图谋天下,对丞相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今洛阳),窥周室,死不恨矣。”秦武王派兵打到周都附近宜阳后,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一时兴起,与力士孟说举鼎比气力,鼎举起后因过重,失手砸断右腿,武王惨叫倒地,救治不效,气绝而薨。公元前256年,子承父业,秦昭王灭掉西周君,并搬走九鼎。 秦统一的条件 客观条件 经济交流,联系加强 民族融合 长期战乱,民望统一 历史趋势,时代潮流 诸侯争战,局部统一 主观因素 秦王嬴政,雄才大略 招贤纳士,如楚国李斯、魏国尉缭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军事战略 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探究点: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尉缭建议:“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咸阳 秦 秦兼并六国 与 远交近攻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东到大海 北至长城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人口达2000万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创立皇帝制度 (1)原因: 材料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 “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号。还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秦玉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尊号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希望子孙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永掌政权。 自诩功德,皇权独尊,皇位神圣。 据此建立“皇帝”称号说明了什么? 秦咸阳宫殿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砖文是小篆字体,內容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 秦绎(峄)山刻石文:“皇帝立国,…讨伐乱逆,…经时不久,灭六暴强。……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3)特征: (2)职权: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任免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员;以虎符调动军队。 (核心) (4)影响: 皇位世袭(血脉相承)、皇帝独尊(专称专用)、皇权至上(总揽政务) 虎符上刻有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 为历朝所沿用,直至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2.确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丞相 “百官之首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