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小学生活领域主题探讨系列.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民小学生活领域主题探讨系列

國民小學「生活領域」主題探討系列 春天 春天充滿繽紛的色彩,是一個美麗又多采多姿的季節。她為萬物帶來希望和喜悅;她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生命的活力。文學家以文字、詩詞讚頌春天;畫家以顏料和畫筆彩繪春天;音樂家則以音符和曲調吟詠春天。在這個美麗又充滿生氣的季節裡,讓我們帶領孩子一起用 設計者:陳雅鈴 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接受日期:2003/11/30 內容: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三)主題探討活動 (四)各活動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五)學習成就評量(待發展) 二、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一)尋找春天的芳蹤。 (二)蒐集春天的秘密。 (三)文學的春天。(引導學生欣賞、朗讀春天的童詩或兒歌) (四)藝術的春天。(觀察欣賞表現春天的藝術創作。) (五)表現、創作春天。(將自己對春天的感動變成創作) (六)分享春天。(分享彼此發現的春天。) 三、學習手冊(發展中) 使用說明 本主題活動以語文及生活領域課本中常出現的「春天」主題做為教學內容,以小朋友主動學習及探索的活動為主。將主題內的活動分為:共同探討活動及自由探索活動兩個部分。除共同性的活動外,小朋友可以依自己的興趣去認識春天的其他樣貌,並且把發現記下來;並依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活動,把過程中的發現、學習的成果留下來,最後將http://www.phy.ntnu.edw.tw/nstsc 或 .tw/nstsc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春天 (二)教學活動項目一覽表 項目(活動方式) 器材與資源 活動內容 尋找春天的芳蹤。 .春天校園常見的花草圖片 .植物圖鑑 .二~三節 到校園去尋找春天的足跡,並記下過程中的發現,以及對春天的感受。探訪春天的校園:觀察枝頭的嫩芽、草地上的小野花;看一看春天的色彩、嗅一嗅春天的氣息;聽一聽春天的腳步。 蒐集春天的秘密。 .春耕的景象(照片或影片) .一些不同的種子。 .四~六節 由探索的過程,蒐集整理春天的資料,例如:各種不同的色彩、一些小花小草;由觀察春耕→種子的觀察→種植和記錄。 文學的春天。 .春天的散文、詩或兒歌 .《春天來了》繪本 .六~十節 (分散) 由課本中的課文出發,再進一步導讀春天的繪本,引導學生欣賞、朗讀春天的童詩或兒歌 藝術的春天。 .有春天氣息的畫作和歌曲 .《小種籽》繪本 .四~六節 (分散) 欣賞春天的畫作、歌曲。觀察藝術家如何將春天的感動表現出來,討論如何將春天的不同面貌,以多元的方式做表現。 表現、創作春天。 .蠟筆、紙、剪刀等工具 .春天的詩集 .四~六節 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將自己對春天的感動變成創作,例如:春天詩的插圖或仿作、創作春天的畫布、拼貼春天的花園、春天的大合唱 分享春天。 .學生的成果或作品 .二~三節 將活動中個人的蒐集、種植或創作做展覽、報告,分享彼此發現的春天。 (三)主題探討活動 「春天」教學活動流程 說明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以「春天在哪裡?」引發學生對「春天」的感受,談論自己所知的「春天」,再帶領學生到校園去尋找春天,記下過程中的發現及感受。在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不同感官去觀察春天的景緻。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在校園觀察探索後,請學生報告自己的發現和問題,再幫助學生形成探究的動機。 .春天會有哪些景象???…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在分享後,可以延伸論其他季節的景象。引發其他自然觀察或有關四季的藝術創作的比較和體驗。 .其他季節的景象一樣嗎? .○○樹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會是什麼樣子? .不同的季節出現的小動物會一樣嗎? .… .先調查校園中春天氣息較明顯的地方,規畫探訪的路線。再帶領學生以感官去感受春天。 .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討論探索的內容、方法、…。 .師生共同決定探究方式,採分組或全班進行活動。 (四)各活動之能力培養一覽表 能力指標 教學活動 1 2 3 4 5 6 1.認識周圍環境 1-1-1 辨識地點、位置、方向,並能運用模型代表實物。 1-1-2 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1-1-3 了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變遷。 1-1-4 描述家庭定居與遷徙的經過。 1-1-5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體驗個人與群體生活 2-1-1 覺察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 2-1-2 描述自己身心的變化與成長。 2-1-3 舉例說明自己的發展與成長會受到家庭與學校的影響。 2-1-4 了解自己在群體中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 2-1-5 舉例說明個人或群體為實現其目的而影響他人或其他群體的歷程。 □ □ □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