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 第十四讲、第十五讲.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全球化 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中国文化的未来 中国文化的国情及发展定位 一,中国的文化国情(中国文化的时空定位) 价值定位—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一座高峰。 主体定位—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不是儒家文化。马克思主义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 时代定位—半工业文明。半商业文明。 二,中国文化的发展定位 1,民族化 2,现代化 3,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制约因素 一,个人信仰文化的缺失 二,道德约束机制的弱化 三,私人权利话语的缺失 四,文化认同的分裂 五,文化结构的泛政治化 六,牧民文化的盛行 七,文化思维的原始混沌状态 八,文化总体的生态失衡 个人信仰文化的缺失 1,为什么法轮功屡禁不止? 2,为什么经济发达了,宗教反而盛行? 3,为什么许多共产党高官信迷信? 政治信仰—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 生活信仰—个人的精神寄托和归宿。 政治信仰≠个人生活信仰 西方政教分离,宗教——个人的精神支柱。 中国有政无教。 谁是个人的终极保护 共产党高官信迷信 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在家设佛堂、供佛像,还专设了供道台、供神台,每月初一、十五烧香、念经、打座、拜佛,为了受到神的保佑,被褥底下铺有佛令,枕头底下压着道符。山东泰安市委原书记胡建学,“大师”预测他“有当副总理的命”,但命中缺“桥”,于是胡下令将国道改线,在水库上架起一座桥。 贪官求贤访名山,“大师”才调更无伦。谁知夜半虚前席,不问马列问鬼神。 道德约束机制的弱化 一,西方社会的道德约束机制—宗教 1,天堂—对善的奖励 2,地狱—罪恶的惩罚 二,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约束机制—家族制度 1,熟人社会的封闭性,造成道德=生存环境 2,熟人社会的家族性,造成道德监督直接化 三,单位制度关于道德约束机制的建立与瓦解 1,单位的封闭性和绝对支配性 2,市场经济的流动性和开放性 熟人社会道德约束机制 传统社会生活的流动性极低,人们很难脱离日常熟悉的人际圈,一旦某种不道德行为发生后,来自众多乡里乡亲的谴责,“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忾”式的压力将急剧恶化他将来的生活环境,所以人们历来都把“兔子不吃窝边草”奉为金玉良言。 在熟人社会, 人们祖祖辈辈厮守在一起,一旦坏了自己的信用名声,就得一辈子在本地抬不起头来,甚至还会殃及子孙后代。传统社会牢固的血缘纽带,把祖祖辈辈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联系在一起,荣辱与共。其结果就是人们特别重视信誉。 父债子还,信用不倒。 在传统社会,“面子”无疑是重要的。“面子”代表着社会舆论对个体行为的肯定性评价,是个人获得他人赞誉、信赖和扶助必要条件。故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给个面子”之说。过去山西有名的票号,对于借钱不还者的做法是:自绑其身,到票号门前,大喊三声“我是借钱不还者”,即可免除债务;这是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规则,但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了,那么,他就将在本乡本土无立足之地,成为一个寸步难行的废人。 私人权利话语的缺失 一,独特的现象 1,志愿军战俘为什么不原意回国—个人生存权的承认 2,秦淮燕赵,汉奸何多? 3,我们要处处感谢党和政府 4,为祖国而学习的伪圣化 二,个人权利观念的匮乏 1,个人选择权的侵犯—奇装异服 2,个人隐私权的侵犯—黄碟事件 3,个人发展权—蛇口风波(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而淘金?) 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隐私权不被尊重 穿衣戴帽,完全出于人之生理、心理需要,本身十分简单。但当它不符合政府口味时,就被赋予“ 小资产阶级情调”、“ 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名义加以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因为孩子起名为爱国、爱民、爱党而被认为是在表明自己“ 爱国民党”惨遭批斗的,有凑数、笔误造就的“ 反革命”??人伦、亲情、爱情、友谊等都被当成封建余孽,同事之间相互攻讦,亲人之间相互揭短,夫妻反目,亲人成仇。 在中国,隐私是最不被尊重、易被漠视的权利。政治权利对个人生活的干预比比皆是。向党交心成为侵犯个人隐私堂而皇之的理由 个人权利话语缺失 我们常常用政治标准评价个人的私生活行为,从而出现以政治生活空间取代个人生活空间的局面。如我们把个人出于挣钱目的的出国和不爱国划等号。把西装、喇叭裤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联系起来,称作奇装异服,个人发型奇异看作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把喜欢听轻柔音乐当作是靡靡之音,我们讲学习如果不讲是为国家而学习,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而讲为个人而学习,讲个人设计就是错误的行为,是思想不健康的表现。 公民话语缺乏的历史渊源 我国长期封建历史形成的以“家族本位”、“等级特权”、“忽视个人权利”等为特征的依附性“子民意识”和“臣民文化”,。 民众是不具备平等身份的“臣民”。他们被动履行义务,权利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不足,而社会公德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权力,也就没有责任意识,因为他只需要按照别人吩咐的去做就可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