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真谛.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真谛

国学的真谛   潘启明 2015-8-22  今天下午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讲《国学的真谛》   下面是讲座提纲。 国学不是儒学   国学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灵魂,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蕴育的集体习惯。?   国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国,第二是学。?   国,当然是指中国的,是指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五千年的中国本土文化,是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是五千年的炎黄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学,就是学习、学问、学术、学校、求学,就是教育。?   对个人来说,国学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教育部门来说,就是研究、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医道、茶道、武术、戏曲,等等,都属于国学范畴,只要个人爱好,都可以属于选择之列。凡属于我国,个人又喜欢,都可以学习,都是国学。?   它包括而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弟子规、不是国故。?   国学包括思想解放、人格健全、挑战生命极限三个方面。智商、情商、灵商。 诸子百家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指出道家纯系历史史实的记录,是“君人南面之术”。这里的“南面之术”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管理学。而“君人”即可作动词翻译为“行政”,也可作名词翻译成“最高领导”。道家学说就是最高领导的管理之道。《汉书·艺文志》道家名下,有黄帝、伊尹、辛甲、太公、老子、鬻子、文子、关尹子、庄子、列子、孙子、田子、鹗冠子等。?   道家之外的其余诸家则是各管理部门的经验总结,是政府各部门的管理之道。《汉书·艺文志》认为,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名家,出于礼官,根据名位不同,确立礼数;墨家,出于清庙之守,主持宗祀,选士上贤,处理民事,推行兼爱,不别亲疏;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研究天文、律历、地理,术数、谶纬、象数、占验、卜筮,“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农家,“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伊尹说》、《天乙》、《黄帝说》、《封禅方说》、《百家》为代表的小说家,出于稗官,记载“街谈巷语、道听途说”;《鹗冠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杂家,“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总之,诸家都是国家各部门管理经验的总结,无非都是“南面之术”(即管理之术)的实际应用。由于道家出于史官,需要记载全国乃至各部门的活动,所以也可以说诸子不过是各部门“史官”对本部门的史实记载与归纳总结,因此诸子也可以说都由道家蜕化而来,实为道家之别派。 老子   司马迁的《史记》也说不清楚,他说李耳、老聃、老莱子都可能是老子。《庄子》中有老子和老聃两个名字,但老子和老聃从未在《庄子》的同一章同时出现。?   据《史记》说,关令尹喜非要老子给他著书,他才肯放老子出关。老子一挥而就写出《道德经》五千言。《道德经》内容全是中华民族自炎黄以下2500年的文化积淀,不涉及任何个人和任何具体事件,《道德经》各章之间,并无紧密的逻辑联系,其文风与中国历代署名的典籍是完全不同的。?   葛玄《老子河上公章句·序》说,“老子之号,始于无数之劫,甚窈窈冥冥,眇邈久远矣。”“开辟以前,复下为国师,代代不休,人莫能知之。”“故众圣所共尊。”?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则更进一步认为,自“开冥贤劫之时”就有老君。换句话说,人类历史有多长,老君年龄就有多大。 同谓之玄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黄帝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阴阳应象大论》)?   中国文化,是求同的文化,也是智者的文化。?   国学就是玄学。?   三玄为《周易》、《老子》、《庄子》。?   这就是我们说的,以不变应万变。?   老子说,知常曰明。?   常与异常,是认识论上的最基本关系。?   孙子管正常与异常叫正与奇。 易为六经之首   《易经》是六经之首。中国人的大智慧,就是历来认为做所有的事都应该简单容易。不简单、不容易,就从新选择。选择比努力重要。先选择,后努力。因为方向不对、道路不对、方法不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越糟糕。?   真理是简单的。 《易经》为简单容易之道。?   最基本的,是最简单、最正确、最重要、最管用的。?   庄子说,就其同者视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