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文中反腐名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公文中反腐名篇

古代公文中的“反腐”名篇 西北师大文学院 赵红岩 吏治清廉是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吏治腐败必然导致政事荒疏、财力匮乏、民不聊生甚至国亡政息,故中国古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惩治腐败。《左传·桓公二年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做多让夸以迣贵以泰擅裚割犯上弗知害贱士而贵货贝见民倨傲不安其朝居官善取受令不偻安家室忘官府《臣轨》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中华优秀廉政文化是一座宝库,开掘这座宝库,对今天党员干部加强官德修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今以后,官人行事与律乖违者,仰所司纠劾,具以名闻。 本诏令颁布于贞观十二年(638)。新《唐律》颁布不久,朝廷内外官员在执行中多有违法违规行为,为严肃纲纪,特颁此诏。意在使执法者首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诏令篇幅简短,层次分明。首段是颁布诏令的依据。表明就职理政须以励精图治为务;阐明法典律令是治国理政之本;申述发号施令必须令行禁止。二段是颁布诏令的目的。概叙内外官员在新律颁布之后仍违法行事的事实;严责执法者既违背朕的治国之志又危害守法百姓;揭示执法者违法使国家法典失去权威性公正性的危害。三段是具体规定与惩处措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有负责纠察的部门,有具体的惩处方式。全文主旨显豁,简洁平实。图治之心见于笔端,威严之气溢于言表,是诏令文中的佳作。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即位之初即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人力既竭,祸难遂兴”,故在位二十三年励精图治,去奢轻赋。他认识到“法者,非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而“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罚无罪,是以天下丧乱”。他意识到“朕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公等以为小事,遂不执言。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贞观政要》)所以执政期间严明法制,从谏如流。其时政治修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辅佐太宗的魏征亦以直言敢谏著称,在天下大治歌舞升平之际,卓识远见,逆言忠心,时时向太宗敲响警钟。太宗赞曰:“贞观以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立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征而已。”魏征逝后太宗亲往哭吊:“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人君者虚怀若谷,为人臣者正直无私,君臣肝胆相照,堪为千古之鉴。其重视法治,要求执法者必须首先知法守法的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包拯《乞不用赃吏》 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痁法,无日无之。洎具案既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只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 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辈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及该赦宥,谓近臣曰:“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遂便,不可复以官爵。”其责贪贱、慎名器如此,皆先朝令典,固可遵行。 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或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 本文是奏请罢免贪官污吏的奏书。以“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立意,先指明宽免贪官污吏使国家法律“只同空文“的危害,再以两汉和宋初为例,说明从严治贪向来为当政者所重视,接着提出:今后对待贪官污吏应依法从严惩治;情节严重者,遇大赦也不应再加录用;情节轻微者只可酌情任为地方副职,不能再担任要职。最后申明唯有从严治贪,才能使“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从而保证吏治廉明和政权稳定。全文旨简意赅,主题单一。足以使当政者醒,贪婪者惧。 包拯(999-1062)初登仕途时即赋诗明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为官从政二十六年,“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两朝国史·包拯传》)治家严谨,“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集编年校补卷四·家训》)刚直不阿,不畏权贵,谏议朝政得失,弹劾贪官污吏,往往“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曲洧旧闻》(1514—1587)一生为官清廉,提倡勤俭,惩治贪污,平反冤狱,为时人所爱戴,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嘉靖四十二年(1563)任浙江淳安知县,作为地方普通官员,他深知官僚接受属下“馈赠礼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