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蘑菇机化0910907140230葛军祖(修改版)精品
6.播种 (一) 菇房消毒(尤其是旧菇房) (DDV1kg +硫磺2.5kg)/100m2 24h (二) 播种 1. 料温在28℃左右 2. 气温在30 ℃以下 3. 料厚15-20cm , 4. 播种前大通风 5. 检查堆肥含水量, 万一偏干,可补1%-2%的石灰水 6. 检查菌种 ①杂菌 ②螨 磷化铝 6g(2片)/m3 7. 播期 徐淮地区 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 江苏南部及上海地区 9月上旬播种 湖北地区 9月中、下旬播种 浙江温州以南和福建地区 一般在10月份播种 8. 播种方法: 穴播、撒播、混播 撒播是普遍采用的方法 , 其具体作法为: 先将占总用量一半的菌种均匀撒在料面, 然后用手将菌种翻入料中, 深约4-5cm,其余一半均匀覆盖料面,轻轻拍平即可。 9 覆土(casing) 播种后15-18天,菌丝发到料底(吃料2/3以上)时, 就可进行覆土. 10. 出菇管理 (一)水分管理 (二) 温度管理 (三) 通风管理 采收与加工 (一)国外蘑菇的生产情况 1. 世界蘑菇生产的发展 2. 蘑菇出口总量 1.我国蘑菇产量 (二)国内蘑菇生产的发展 2.市场需求能力 3.我国蘑菇罐头的出口流向 4.我国与荷兰在美国蘑菇罐头市场上的竞争情况 三 国内外的生产情况 1. 世界蘑菇生产的发展 2. 蘑菇出口总量 1.我国蘑菇产量 2.市场需求能力(未来3-5年) 据统计,我国蘑菇产品中,中间端产品占总量的45%以上,而鲜品端和高科技端产品加工量的总和占55%左右,国内鲜食部分增速保持平稳,近年来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中间端产品部分增长较快,年均增速超过20%, 3.我国蘑菇罐头的出口流向 4.我国与荷兰在美国蘑菇罐头市场上的竞争情况 欧美蘑菇市场的终端产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鲜品,另一个是高科技生物制品,两者相加的消费总量占到市场总量的85%以上。而这两个方向的产品,分别代表着绿色营养和高科技。是符合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的。 蘑菇产品在进入终端市场后大量的鲜品消费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经科学保鲜处理的产品和高品质的罐头产品,再者是深加工产品。 1)总体发展趋势 建议 具体策略 1、固地制宜、发展新菌种 6推进蘑菇出口多元化 2、加快蘑菇产 业化进程 3、强化竞争意识 5、健全食用菌 行业协会, 增强抵御市场 风险的能力 4、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 新技术研究和扩大体系 目前则应实事求是,从国情、地情出发,着力发展“小型、实用、优质、价廉 的机械,下功夫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菌生产机械化之路 针对策略1补充 主要以手工操作的人海战术为主,整个产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偏低。 而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基本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达到80 %左右。采用全空调的栽培管理系统 中国蘑菇节推动蘑菇产业发展 针对策略6补充 谢谢!请给与建议! ? 2007 GEC Corporation PPT心得分享 图解的世界 机化091+0907140230+葛军祖 蘑 菇 目录 蘑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 一 蘑菇的栽培技术 二 蘑菇国内外的生产情况 三 蘑菇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建议 四 中文名称: 蘑菇 外文名称: 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 界: 真菌界 门: 担子菌门 纲: 担子菌纲 目: 伞菌目 科: 伞菌科 属: 蘑菇属 拉丁学名: Agaricus campestris 命名时间: L. 1753 一个完整的双孢蘑菇生活史,可以概括说明如下 蘑菇的营养价值 通便排毒 止咳化痰 镇痛、镇静 提高机体免疫力 抗氧化 降低血压 二 栽培技术 菇房 (一)菇房类型 最初的蘑菇栽培,都是在洞穴内进行。洞穴中温度恒定,容易保湿,只要注意通风换气和病虫害防治,即能得到较高的产量。 (二)、菇房的选址:建设菇房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而开阔,远离鸡棚、畜舍、仓库及及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的地方。方位以坐北朝南(东西向延伸)为好,南墙最好搭出廊檐。 (三)、菇房的规格:新建菇房时,栽培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则管理不便,通风换气不均,温、湿度难以控制,杂菌、虫害易发生和蔓延。过小则利用率不高,成本大。一般菇房栽培面积400—600平方米为宜。菇房从地面到屋顶高约5—6米,长约12米,宽约10米。菇房墙壁、屋面最好是空心或夹层,内壁最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