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方差分析与正交实验设计1精品.ppt

第四章 方差分析与正交实验设计1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方差分析与正交实验设计1精品

(1)第一类误差偏差平方和(Se1) 诸空白列的偏差平方和的和称为第一类误差偏差平方和,记为Se1,则有: Se1=S3+S5+S6+S7(它包含了模型误差与真正误差) 再记各列S的和为:ST1=S1+S2+…+S7,则有代数方法可证明: 其中:Yi——为第i个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的总和,i是其平均值。 (2)第二类误差偏差平方和(Se2)——是指重复试验产生的误差的偏差平方和,记为Se2,并可证明有: 它反映了真正的试验误差的波动。ST、ST1、Se2的 自由度分别为:fT=nm-1, fT1=n-1, fe2=n(m-1)=fT-fT1如P151表4.15的计算结果。 2、F比 (1)对模型的假定做检验 在每一条件下重复进行m次试验,并且在正交表中存在空白列的情况下,应先对模型的假定作检验,为此计算:F=Ve1/Ve2,其中Ve1=Se1/fe1,Ve2=Se2/fe2 当F<F1-α(fe1,fe2)时认为模型合适,这时可以将两类误差的偏差平方和合并作为误差的偏差平方和,相应的自由度也相加,即:Se=Se1+Se2,fe=fe1+fe2 当F≥F1-α(fe1,fe2)时,则认为模型的效应可加性假设不成立。 (2)观察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修改模型 若模型的效应可加性假定不成立,则可从正交表的空白列中观察是否存在S较大的列,考虑是否存在交互效应,若存在则可修改模型。 如P152——153:Se1=S5+S6+S7=1.714 fe1=4 ,则Ve1=Se1/fe1=0.4285 Se2=ST-ST1=10.275-6.487=3.788, fe2=n(m-1)=8(4-1)=24 则Ve2=Se2/fe2=0.1578 F=Ve1/Ve2=0.4285/0.1578=2.715>F0.90(4,24)=2.19 。所以,效应可加模型不合适。 从表4——15可知,空白列第3列的S较大,它是因子A与B的交互作用列,故可修改模型。 设在AiBjCK条件下的第μ个试验结果为Yijku,则假定模型为:Yijku=u+ai+bj+(ab)ij+ck+εijku 此时:Se1=S5+S6+S7=0.699 fe1=3 Ve1=Se1/fe1=0.233 F=Ve1/Ve2=1.477 而F=1.477<F0.90(3,24)=2.33 这说明第一类偏差平方和与第二类偏差平方和一样,都是由试验误差引起的,这时可以将这两者合并,从而有: Se=Se1+Se2=0.699+3.788=4.487 fe=fe1+fe2=3+24=27 Ve=Se/fe=4.487/27=0.1213 (3)对各个因子与交互作用进行检验(P153表4——16) 3、几点补充 (1)可采用F检验的方法来确定空白列的偏差平方和的大小,从而寻找交互作用所在的列、修改模型。 (2)若正交表无空白列,则可把Se2作为Se对因子或交互作用进行显著性检验。 (3)若因子或交互作用的均方和小于误差的均方和,说明它们不显著,则可将它们的偏差平方和并入误差的偏差平方和中,以提高误差估计的精度。 即:显著的空白列的偏差平方和可以从第一类误差偏差平方和Se1中分离出来,余下的并入Se2,不显著的因子及交互作用的偏差平方和也可并入Se2,这可以提高无耻估计的精度,从而也提高F检验的精度。 §4·6 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直接选用混合水平正交表 二、并列法 三、拟水平法 四、组合法 五、赋闲列法 一、直接选用混合水平正交表 本节着重分析各因子水平数不完全相等的试验设计的安排方法。 1、根据所给资料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L18(21×37),表头设计如P155表。 2、进行数据分析(方差分析) (1)总偏差平方和:ST=∑Yi2-T2/18 (2)各列的偏差平方和: 由于个列水平数不同,依次各列计算公式也不同,本例中: ①第一列:S1=(T1-T2)2/18 (因为第一列为二水平) ②其他各列均为三水平,故它们的偏差平方和为: 按表头设计有:SA=S3 SB=S4 SC=S5 SD=S6 SE=S7 ③误差的偏差平方和为: Se=ST-(SA+SB+SC+SD+SE) 误差的自由度:fe=fT-(fA+fB+fC+fD+fE)=17-(2+2+2+2+1)=8 (3)就均方离差:V=S/f,计算F比 注:本例由于VB、VD、VE均小于Ve,故将它们都并入Se并记作Seˊ(Seˊ=SB+SD+SE+Se=3869.1) (4)对各因子显著性作出判断 二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