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导的学案教师版.docVIP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导的学案教师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导的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掌握鉴赏景物形象(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 了解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术语 【 学习重、难点】 能较全面、规范地表述景物形象的特点。 一、导入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二、了解景物形象的类型 (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 三、了解意象和意境 常见意象(略)可参考《胜券在握》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构成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春雨杏花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例2、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四、常见提问方式 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情景描述) 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 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 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手法鉴赏) 高考回望 陕西卷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高考回望(全国卷1)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高考回望(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总结方法: 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 第一步:用表时间地点的名词+概括景物特色的形容词。 ——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江南水乡清幽恬静、初春时乡村春意盎然。 第二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句的内容复述一遍,有时是列举诗句中的有关意象。(看分值或要求) (宁夏卷)词的最后两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