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中道学
《论语》中道学
申自强
申自强介绍
申自强,论语中道讲学发起人、中华礼仪复兴实践者。1950年生于河南郑州,当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杂志总编辑、武汉云深书院院长、北京孔庙国子监礼仪主持等。现任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华圣教育国学教授。文革期间从国民性批判转入学习儒学,2001年成《孔学与天信仰》,2002年识中道,成新本《论语》,开始民间讲学与兴礼实践。2006年以来,行走国内15省300余学校、单位、社区,实践“论语中道”讲学和“人生十礼”传播,等待文化天时,寻找文化成长地点。提出“两普教育”主张。主张“小学普论”、“社学普礼”,奠定中华文化国基。
寻找源头智慧
“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人类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雅斯贝尔斯定律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 巴黎结论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88年《巴黎宣言》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周易·系辞》
●从源头寻找文明再生元素,寻找文明飞跃依据。
源头:创造人类新文化
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飞跃与危机并存。超越危机,实现飞跃的唯一方法是,从文明源头寻找文明再生的元素,寻找文明飞跃的依据,获得文明发展的源泉动力,实现危机到飞跃的转变。
中世纪的欧洲,从古希腊文明找到飞跃的依据和动力,超越神权,为人文、理性、科学的现代化文明开源奠基。当代世界从古中国天下文明寻找和谐、节制、礼让的天人之道,为物质、金钱、欲望、争赛的现代化社会,再造形上世界,将创造保合万邦、万类共处、天下和谐的人类大同文明。
道:中国文明的源头智慧
中国文明的源头是“道”。天地万类易变,人类社会进步,先人以道象表述。
孔子记道象,在《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子用道象,象说道之源流,象说人类认识世界的三道认知顺序:位两仪思维、二位四象思维、三位八象思维。
中华文化道源头,提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天人轨迹和大道程序,为人类提供道思维的方法论。
由道象,寻找文明源头,寻找文明遗传基因和生长密码,接通现代,开通未来,社会循道发展,度过人类穷竭物欲的文明危机,文明发展进入新层面。
发现《论语》
申自强经由“天人之书”《周易》的乾坤二门,乾坤中三道,发现新《论语》。发现《论语》三道思维,见一方文化故土。用二位思维,发现礼德价值观。用三位思维,发现中道方法论。重构《论语》,为小学“普论”备可行之方。整合礼育内容,约为“人生十礼”、“小学生礼育”,为社会“普礼”备可行之方。
运用“得言生象,得象生意”法,读《论语》章句,生乾坤象,得进退意。《论语》章句与一位两仪道、二位四象道、三位八象道合道。《论语》是三道学,《论语》是中道学。
《论语》是道象于人类社会变易的记录。阴阳二象成《论语》,乾坤中三道成《论语》。
《论语》句分乾坤,章成中道,是开给世人的医行为药方。
学者用道思维读《论语》,可明一位替换道,二位对出道,三位偕行道。三道互容互包互通,延伸扩展,生无限象,得无极意。
道象三位说
道象思维象示如下:
• 一位道思维。两仪认知。天阳地阴,整体分二,一位单出替换。所见是一,独一唯一。一则变。
▅▅ ▅▅ ▅▅▅▅▅
• 二位道思维:四象认知。阴阳乾坤,二位对出,偶行序变。所见是二,成双成对。二则生。
▅▅ ▅▅ ▅▅ ▅▅ ▅▅▅▅▅ ▅▅▅▅▅
▅▅ ▅▅ ▅▅▅▅▅ ▅▅▅▅▅ ▅▅ ▅▅
• 三位道思维:八象认知。天地人,乾坤中,三位分出,中通偕行。所见是三,必三出,有中位。三则定。
阳长阴消:
▅▅ ▅▅ ▅▅ ▅▅ ▅▅ ▅▅ ▅▅ ▅▅
▅▅ ▅▅ ▅▅ ▅▅ ▅▅▅▅▅ ▅▅▅▅▅
▅▅ ▅▅ ▅▅▅▅▅ ▅▅ ▅▅ ▅▅▅▅▅
阳消阴长:
▅▅▅▅▅ ▅▅▅▅▅ ▅▅▅▅▅ ▅▅▅▅▅
▅▅▅▅▅ ▅▅▅▅▅ ▅▅ ▅▅ ▅▅ ▅▅
▅▅▅▅▅ ▅▅ ▅▅ ▅▅▅▅▅ ▅▅ ▅▅
中道一二三位,亦三二一位。一通二三,三二亦一。一不滞二,三不改一。各行其道,兼通并包。得阴阳简明象,会无穷无尽意。
东方道思维与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