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第12章.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第12章

第二十七章 吸虫;形态 成虫 虫体多呈叶状或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不分节。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有口无肛。 虫卵 一般为椭圆形,多有卵盖。 ;生活史类型 生活史复杂,大多数为间接型(生物性蠕虫) 世代交替 有性生殖多在人或脊椎动物体内进行; 无性生殖在淡水生物体内完成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发育阶段: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蚴-成虫;学习大纲;中华支睾吸虫 (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一、形态;口吸盘;2.虫卵; ;1.终宿主:人 2.保虫宿主:一些哺乳动物(猫、狗);3.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豆螺。 ;4.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鳊鱼、鲤鱼、土鲮鱼、 麦穗鱼等 淡水虾;5.成虫的寄生部位: 肝胆管 6.感染阶段: 囊蚴 7.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生食/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一)致病机理;病变的主要部位:肝的次级胆管 主要危害性:是患者的肝受损 ;(二)临床表现 ;3. 严重感染者 晚期以肝脏病变为主——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阻塞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胆囊炎、发热等症状 4. 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者 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少数可致侏儒症。 ;(一)病原学诊断 1.粪便检查:检获虫卵是确定本病的主要依据 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不高)   改良加藤氏厚膜涂片法  各种集卵法(水洗倒置沉淀法) 醛醚法检出率较高;(二)免疫学诊断 ELISA、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免疫金银染色试验等。 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三)影像学检查 B超与CT检查有助于肝吸虫病的诊断,其中CT检查对华支睾病诊断也有较大价值。 B超检查:肝内光点粗密不均,斑点状雪花样,回声增强,胆管枯枝状回声 CT检查: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四周扩张,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五、流行与防治;(二)流行因素;①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年人为主 ;②山地丘陵型(散在性流行区)   青少年为主 ;六、防治;一、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ki ;成虫寄生???人以及猪的小肠,引起姜片虫病。;1.成虫 肌肉肥厚,姜片状;;2.虫卵;毛蚴;; 寄生部位 小肠 感染阶段 囊蚴 感染方式 经口感染 ; ; 中度感染者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量多,稀薄而臭) 重度感染者 消瘦、贫血、浮肿、儿 童发育障碍等。; 直接涂片法 水洗沉淀法 改良加藤法 ; 1.流行 (1)分布:国内除东北西北外的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 (2)流行因素: 传染源的存在; 中间宿主和媒介水生植物的广泛分布; 粪便管理不当; 人们饮食与饮水习惯。; 2.防治 ;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口吸盘; 金黄色,不规则椭圆形;前宽后窄,宽端有一卵盖,窄端卵壳增厚,内含1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黄细胞。;肝吸虫卵 黄褐色 29×17μm;常 见 蠕 虫 卵 图;【生活史】;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终 宿 主:人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 保虫宿主:猫、犬科动物 转续宿主:野猪、蛇、鸟、蛙等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淡水蟹; 成虫寄生部位:主要是肺,还可异位寄生。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 童虫体内移行: 肠壁--腹腔---穿膈肌--胸腔--肺 童虫可异位寄生,但多不能发育为成虫 生活史类型:世代交替型;肺吸虫囊蚴;思考题: 比较肝吸虫和肺吸虫的生活史差异?;1.致病机制 成虫或童虫寄生、移行所致机械性损伤; 虫体排泄物、分泌物所致免疫病理反应。 ;肺吸虫在脑组织内形成的肉芽肿损害; 腹 肝 型:腹痛、腹泻、便血、肝区疼痛、肝大及 腹水等。 脑脊髓型:头晕、头痛、失眠、视力下降、癫痫、蛛网膜下腔出血、瘫痪等。 皮 下 型:皮下结节或包块,多呈游走性大小不等,压痛明显。;脑型肺吸虫病;皮肤型肺吸虫病(皮下包块); 【诊断】 1.病原学诊断 痰液检查: 用消化沉淀法,查到虫卵即可确诊。 粪便检查: 以沉淀法为好,查到虫卵即可确诊。 活组织检查: 手术摘除皮下、肌肉包块或结节检查到虫体即可确诊。;肺组织内肺吸虫囊包(切片);肺组织内肺吸虫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