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犯罪心理测试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谎技术 测谎技术的历史 神裁法 在“神裁法”中最早有记载的方法是用火或水来烤或浇,它假设无辜者不会受到伤害。一般情况下,测验往往是加在被告身上,但有时候也用于原告。 汉漠拉比法典(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规定被告被拉入圣水,如果被淹死则证明有罪。 在印度,检验是否说谎就把手放在火上。在非洲,被告则被要求把胳膊放在开水里或给被告灌毒药。 神裁法有无科学依据? 测谎技术的历史 智裁法 我国西周时期就有“五声听讼“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通过对嫌疑人的言词、表情、呼吸、听觉、眼神来判断其口供的真伪 。 西汉的“二母争子” 印度的“圣猴裁定” 测谎技术的历史 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19世纪的心理学、生理学、犯罪学的发展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系统开发与应用,准备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仪器设备和心理实验方法。 测谎技术的历史 189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首次使用水压式脉搏记录仪来测量和记录被审讯者的脉搏和血压变化。 1905年,格式塔派心理学的创始人魏特海墨首先采用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原理进行“测谎”实验。他是以受试接收“关键刺激词”信息之后的反应时间作为检测用的生理指标。 1914年,欧洲人本努西首次使用呼吸描记仪“测谎”成功,认为呼吸图形常随说谎而变化。 测谎技术的历史 191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研制出脉搏压力计.在心理测试时用以获得周期性不连贯的血压变化记录。同时,他还使用了记录皮肤电阻变化的电流计来“测谎”。 1921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心理测试仪由美国心理学家拉森和警官基勒研制成功,并首先应用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警察局一宗案件的侦察。 测谎技术的历史 1928年简斯经过研究发现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生理指标反应逐渐下降,即疲劳效应。指出同套试题的测试次数控制在3次左右,每套题目测试时间不超过25分钟。 继拉森和基勒提出了相关/不相关测试法之后,基勒继续不断地研究改进,1931年提出了紧张峰法(Nr)。在20世纪30年代木期,根据统计,美国警方用于杀人、强奸和盗窃案件中的心理测试技术的次数达到6万起。 测谎技术的历史 芝加哥警察局的约翰?里德1940年开始在该局刑事侦查实验室从事犯罪心理测试工作,在使用心理测试仪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1947年,他发展了一种现在称为“准绳问题”(CQT)的技术,这种方法至今还在使用。 1958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医学院的莱肯持(Lyhen)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犯罪情境测试法(GKT)。这一方法是紧张峰测试法的延伸和扩展。1960年研究者提出心理测试技术的定量评分问题并取得很大进步。 测谎技术的历史 现在,除美国外,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加拿大、日本、 以色列、土耳其、韩国等国家的侦查、安全和机要部门被广泛应用。 当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得该技术飞速发展。 关于专业人士对心理测试仪态度的调查 中国测谎技术的发展 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国已经进口了美国的基拉式心理测试仪 。 新中国成立初,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中断。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公安部刑事技术考察组赴日本考察了这一技术后,认为“测谎是有科学根据的“,并拟引进美制心理测试仪。但由于美国对华禁运,引进未能成功。 1990年.“多参数心理测试(测谎)技术、设备与应用研究”由公安部科技司正式立项,拨专项经费开始进行“PG-1型心理测试仪”的研制。 常用的犯罪心理学测试方法 1.相关/无关问题测试法(R/IR) 相关/无关问题测试法的原理在于把被测人对相关问题的心理生理反和对无关问题的心理生理反应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受测入是否有罪。使用这种方法的测试人员相信:无关问题是用来建立被测人正常回答问题时的心理生理反应水平,而相关问题则牵扯到具体的案件。 前后没有显著差异则无罪,反之则有罪。 常用的犯罪心理学测试方法 2.紧张峰测试法(POT) 30年代,基勒首创.它的特点就是由一组内容相似的问题组成的,每组中只有一个问题是和案件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在反应图谱上,每一组的五个问题中会有一个出现明显高水平反应的问题,形成一个高蜂,紧张蜂由此而得名。而对于无辜的人来讲,由于对案件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对全组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有异常的高反应,不会出现紧张蜂。 常用的犯罪心理学测试方法 3.准绳问题测试法 40年代末、里德推出了准绳问题测试法。 在准绳问题测试法中,编制一套问题,包括了准绳问题,也要有相关问题和无关问题。在准绳问题测试法中,准绳问题有时候也叫刺激问题,它是用来激发被测人的—个应激反应,以便和本次测试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但要注意的是、必须用准绳问题去和相关问题比较、才能判断被测人的心理反应。在准绳问题测试中,准绳问题就像衡量相关问题的标准,是相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