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戒嗔白粥馆-小和尚讲故事
戒嗔的白粥馆 《戒嗔的白粥馆》开篇 释戒嗔的白粥馆——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给施主们讲故事。 让眼神穿过薄雾落在笑脸上,何必在意有雾障目,阳光出来后,它就不存在了。 曾经有位来过寺里的女施主和戒嗔开玩笑,她说,戒嗔小师父为什么总是穿着一种样式的僧衣,有没有想过做些新款式。 戒嗔笑而不语。 富丽堂皇的唐服,典雅庄重的宋衣,早已经成了祭奠历史的凭证。山下一季一变的流行,昨日的华彩,今天已然压在衣柜的最下层了。那不起眼的僧衣,千百年间却从未变过。 雕栏玉砌褪去了朱颜,不变却是底座本色顽石。 红透一时的歌曲,明年还有几人传唱。夕阳下,满脸笑颜的老人口中所哼的仍然是百年前流传下来的山歌。 甜甜的绿豆糕、清香的糯米粽、可口的月饼,永远只能是生活的点缀。 这世间最恒久的,唯有淡而无味的白米粥。 第1个 藕与田螺 我们天明寺,位为淼镇边上的茅山。山下不远处有片池塘,刚进寺的时候经常和师弟师兄一起去玩,在寺里我和戒傲关系最好,大部分师兄都比我们大不少,这几年又来两个师弟戒痴和戒尘,也比我们小不少。戒傲年纪比我小,是我师弟,但是他比我进寺早,他是小时候被放在寺门口的,不知道身世,也没有留封信什么的。 我们有三位师父,他们是“智”字辈,而我们是“戒”字辈。 每年天气热的时候,池塘中盛开着很多的荷花,这里有蝉叫有蛙鸣,因为是山区,所以即使是夏天,夜晚也是凉爽的。 池塘的水虽然也有少量的山泉汇集,不过大部分还是靠雨水,暴晒下即将干涸的池塘水,常在一场豪雨后溢满。池塘里的水并不是很干净,水中生长着不少生物。季节到的时候,盛开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池塘,点点粉色花朵,清雅宜人,淡淡花香随清风飘过,让池边人难忘,荷叶下有小鱼穿梭,有蝌蚪游荡,风吹过时,浮萍随之而动,也有一些莲藕,待莲藕成熟的时候,我和戒傲便赤足跑去池塘中,踏在柔软滑溜的让人很容易失足的淤泥中,捞一些莲藕出来。 把大大小小莲藕摆放在岸边,攒得多了,就和戒傲一起用小筐抬去山边的小溪边。无论池塘的水多么混浊,无论沾了多少淤泥,这些莲藕只要用小溪里的清水稍稍微冲洗下就可以食用了。用小刀去掉薄薄的一层深色外皮,里面雪白剔透。 池塘里不仅仅有植物,也生长着一些田螺,静静地潜伏在池塘的底端。田螺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还有一个小小盖子,盖住躯壳,它显然比莲藕更容易抵挡混浊池塘水带来的侵犯。不过有些施主们告诉我们,他们把田螺捞回家去,放在清水中,再在清水里放几滴香油,不久之后,清水也会变混浊,因为田螺把它们内心的脏东西吐了出来。 所以师父说,外界的环境对事物是有影响的,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脆弱的莲藕即使在混浊的池塘水中依然可以游刃有余,被侵蚀的只是薄薄的一层外皮,而有着坚硬外壳的田螺,内心的肮脏即使在清水中依然无法完全清洗。 莲藕始终是莲藕,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不会变成田螺。 第2个 我的十一岁和十二岁 快要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应该是戒嗔十一岁那年的事情,那时戒嗔还不是和尚,住小山村里,在山里的小学校上课,就在那年,学校里用了很多年的桌椅都换成新的了,当然新只是相对以前的桌椅而言,新来的桌椅都是城里小学淘汰给我们的。 坐在新椅子上,一刻不停地摇晃,觉得那是无比的乐趣,以前的椅子只要使一半力气就会散架。 书桌上还留着不少使用者的痕迹,比如谁谁谁在此一游,也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可能是考试的答案。 课堂里的光线很好,因为屋顶至少有十处地方透光。 我们有一位女老师,是学校里唯一的老师,所有的课程都是她一个人教。她脾气很暴躁,时常在课堂上把我们挨个叫起来训斥,她嗓门挺大,同学们都不愿意坐在前排,耳朵很不好受。 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老师忽然不再骂我们了,偶尔还笑眯眯地表扬我们几句,走进课堂的时候会哼着小曲。在课间的时候,她坐窗口望着外面出神,一动也不动,嘴角会有微微的笑,那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再后来,老师嫁人了,她丈夫在县城里上班,老师自然要跟过去。 走的那天,老师哭了,一屋子小孩子茫然地看了,以前都是她骂得我们哭。 老师说,我要走了,有个同学忽然放声痛哭起来,慢慢地感染了其他同学。戒嗔记得自己哭得很难受,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老师走了以后,托人从县城里给我们带了一些糖回来,每个同学都分到两三颗。 糖后来的去向也记不清了,吃掉了?被别人吃掉了?又或者是丢掉了? 但是老师在戒嗔手上打板子的情形记得了好些年。 人是否都这样,只记得别人的坏处,不记得别人的好处。 老师离别的伤痛持续了一整天。 第二天开始,戒嗔便和那些不用背书包的同学在山上飞奔了。 山上有棵很古老的树,有人说有三百年,也有人说是五百年。 大家都喜欢攀在粗大的树枝上,远望自己的家,这里是山的顶端,每根树枝都让你望得更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呼吸内科)在线题库及答案(副高面审).docx VIP
- 历年试题--高等代数历年试--高等代数历年试题--高等代数历年试题--高等代数.doc VIP
- 复件 文言文名词用做动词课件.ppt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编译原理)》20春期末考试.docx VIP
- 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项目负责人B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T_CECA-G 0025—2019_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管理维护通则.pdf
- 稀土磁性材料.ppt VIP
- Geneapper ID-X使用.ppt VIP
- 新15J709 防火门、窗及卷帘.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