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3高一文科)教学教案.ppt

10-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3高一文科)教学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3高一文科)教学教案.ppt

(08·惠州摸底)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C) (10·徐州摸底)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观念 B.审美情趣 C.生活水平 D.国际潮流 (A) (07·天津)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C) (10·南京二模)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B) (09?韶关一模)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 (B) (10·潍坊质检B)语言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中国近代,煤油、火柴、自行车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叫煤油为洋油、火柴为洋火、自行车为洋车。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人们喜欢追求时尚 B.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D) (10·吉林市二模)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要求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施行不同的跪拜礼。跪拜礼中,“稽首”为“拜中最重”,用于十分正式、庄重的场合,如拜天、拜神、拜祖先、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师等等。“空首拜”是位尊者对于位卑者稽首拜的答拜礼。“顿首”则是 A.下对上或平辈之间的礼节 B.各种祠祭及丧葬礼中的礼节 C.军队中所行特殊的跪拜礼 D.宫廷礼仪 (A) (11?深圳一模)《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A) (10·徐州阶段练习)研读右图,你能得出的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是清政府屈膝投降的有力证据 B.体现了中外平等友好的交往 C.对于国际关系来说是政府礼仪的进步 D.握手致意完全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 (C)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10年上海历史卷)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B) (10·淄博一模)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倡导了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B) (09?广东理基)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C) (09?佛山二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下列法令和措施中,最能体现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的是 A.焚毁刑拘,停止刑讯 B.奖励保护工商业,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C.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 D.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D) (07·上海)“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