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科学评价激光粒度仪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价激光粒度仪十分
如何科学评价激光粒度仪
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价激光粒度仪十分重要。国际标准ISO13320-1(第一部分:通用法则)是仪器评估的科学的参照。
评价激光粒度分析系统时最广泛使用的参数
Repeatability 重现性
Accuracy 精确性
Resolution Sensitivity 解析度与灵敏度
〈1〉重现性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仪器本身的重现性-----在同一台仪器上做同一个样品分析的变异性
仪器间的重现性-----同一个样品在不同仪器上分析的变异性
〈2〉何样的重现性才是令人满意的呢? ISO 13320-1 发布了以下的数值作为重现性满意度的评价:
对于平均粒径(mean size)大于10μm的样品.
Median Size (x50)中位径应有一个小于3%的变异系数。这也能适用在分布中任何选定的中心值。分布两边的值,例如x10 与 x90 其变异系数应不超过5%。
对于平均粒径( mean size) 小于 10μm的样品.
对于小于10μm范围的样品,以上的值应加倍。
〈3〉关键的影响重现性的因素:
高度稳定不会飘移的光源
光源校直
样品处理系统
高度精确的光学系统
高度精确的检测器排列
当对于任何的光学系统的要求而言,会对其校直有具体的要求。 因而,拥有一些确保校直的简易而具有可重复性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 Beckman Coulter LS( series仪器上,使用的是十字线的方式校直。该标线片是一块带有钻孔的金属片,但当一个“理想颗粒”的角色。由“理想颗粒”形成的散射用于使激光校直到检测器列阵上。 整个过程完全自动,无需操作员调节,这是确保重现性的至关重要的校直方法。
该校直程序对大颗粒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因为在低的角度上带有特征的、离散的和能良好判断的大颗粒的散射与光路是有关联的(详情请参阅:解析度与灵敏度)。 离开了“角度校直”的过程将不可能精确重现粒度的分布。
〈4〉ISO 标准,14页第6.7节中,给出以下定义及列出了有关激光衍射分析中影响分辨率与灵敏性的重要因素。
6.7 节:分辨率、灵敏性
颗粒粒度分布的分辨率, 例如:不同粒度的的分辨能力、某一粒度少量颗粒的灵敏性受限于以下因素:
检测器的数目、位置与形状;
其讯噪比;
所测量散射图形的细节;
不同的颗粒粒度在散射图中的异同;
颗粒实际的粒度范围;
足够的光学模式;
重叠法中的平滑作用.
性能差异主要因素
探测器数量与排布方式
激光种类与对焦方式
小颗粒检测方法
亚微米颗粒测量技术
样品台--进样系统的进样好坏与操作区别
实测通道、虚拟通道及对粒度报告的影响
探测器排列方式
库尔特排列的优点:当激光对焦发生上下左右任何一个方向偏离时,将造成检测角度在一个方向偏大,另一个方向偏小,十字星排布方式使整体偏差抵消,不至于出现其它排列方式造成所测数据整体偏大或偏小。
激光种类及对焦方式
一般粒度仪采取在同心圆上用三枚等距检测器辅助对焦方式,由于光源不均匀带来偏差可能性较大,库尔特采取32枚参与对焦,大大降低了误差可能性。例如:
对500um颗粒,(偏差0.01。,粒径漂移约10%
750nm固体激光器,工作寿命达7万小时。稳定损耗低、易维护。
小颗粒检测方法
透镜的作用:使粒径相同的颗粒产生的平行散射光聚焦于同一角度位置上的探测器,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双透镜使信号采集保持一致性,降低系统了误差。
亚微米颗粒测量技术
激光粒度仪应用
衍射理论处理颗粒在小角度区域内的散射光,解析0.1um以上颗粒粒度。
颗粒在大角度区域散射光强度差异,解析0.1um以下颗粒粒度。
衍射理论在解析亚微米范围内(0.1um以下)颗粒粒度时受到限制,原因是:
一般的大角度散射分析技术
采用单波长,配合大角度探测器的分析技术
需要改进的问题
在大角度进行检测虽可获得亚微米颗粒的更多信号,
但由于采用单色光,其信号差异较小,分辨率低。
库尔特多波长偏振光强度差分析法
起偏器可产生三种波长的、分别为水平、垂直方向的共六种偏振光。
理论依据--为何采用多波长?--为何采用偏振光强度差?
粒径大小在入射光波长10%~60%范围内的颗粒,对入射光产生较强散射光, 因此采用多种波长的光逐段进行分析,可有效去除其它颗粒的干扰光。
颗粒越小,其对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向的偏振光散射光强度差异越大,反之亦然,所以偏振光强度差信号使分辨率获得提高。
因此,6个角度检测器所获信号的纯度和信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