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化优化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编号:2017-001)
发布时间:2017年1月18日
建设单位名称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地址 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十路3369号 建设单位联系人 李宁 联系电话 022 项目名称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化优化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装置位于厂区东北角预留用地内,预留用地西侧为原气化装置,东侧为污水处理站,南侧为热电站和临时渣场,北侧为原有煤气化变电所。本项目新建装置包括气化装置及气化装置变电所。气化装置位于热电站北侧,气化装置变电所位于气化装置北侧。
煤气化装置是合成氨、甲醇等装置所需粗合成气的生产和供应装置,将原料煤气化生成含灰量≤1mg/Nm3、温度为170℃、被水蒸汽饱和的粗合成气,最终在合成氨及甲醇装置转化为液氨和甲醇产品。整个煤气化装置由两套相同系统组成,总有效气体(CO+H2)设计生产能力为265KNm3/h(以100%计),入炉煤处理能力为4262.4t/d。主体工艺过程有:磨煤及干燥工艺、煤加压及给料工艺、煤气化工艺、除渣工艺、除灰工艺、湿洗工艺和初步水处理工艺。
该套煤气化装置涉及的含源仪表共计15台,包括高、低料位开关4台,汽包循环水密度计(仪)3台,煤线中煤粉密度计(仪)8台。低料位开关、高料位开关为含放射性同位素60Co的含源仪表,其余的含源仪表均为含放射性同位素137Cs的含源仪表。 现场调查人员 —— 现场调查时间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现场检测人员 —— 现场检测时间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放射性因素:
(1) 正常工作状态下
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辐射危害主要为含密封源仪表的中137Cs和60Co产生的γ射线和韧致辐射。
(2) 异常情况下
a. 发生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放射工作人员误照射;
b. 在检修或调试过程中,维修人员或调试人员错误操作,放射源脱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放射工作人员误照射;
c. 监控或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等情况;
d. 在异常工况下,放射源发生破损、泄露时,可能造成外照射。 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评价结论与建议 1 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及建议
该项目建设完成,含源仪表安装调试完成后,建议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1.1警告装置及防护措施
建议建设单位在含密封源仪表周围设置规范醒目的警示装置,并保证清晰可见。
建议建设单位在含源仪表距其表面1m处设置封闭式的围栏,控制人员的进入。
1.2个人放射防护用品补充措施
建议建设单位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并加强管理,建立详细的防护用品发放、回收和维护制度,积极对工作人员培训,使工作人员正确使用个人剂量报警仪,加强维护,以保证防护用品正确有效的使用。
1.3应急救援补充措施
建议建设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每种应急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计划和具体演习计划等应急计划。应在应急预案中细化应急准备与保障工作,增加应急启动和终止的条件,增加专业放射救治机构的联系方式和建立长期合作,确保发生事故后救治机构能及时到达现场。应急预案中还应增加定期演练计划和实施对工作人员的应急培训等,对演练活动的过程如方案、目的、演练的总结和应急培训效果等支持文件予以存档。
建议建设单位及时修订《煤气化装置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将拟设置的放射源装置补充到《处置方案》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不断进行修正。
1.1 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建议
1.1.1 放射工作场所监测管理
建议建设单位制订《辐射监测计划》,详细规定日常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监测的周期、监测方式和监测人员,注意监测仪器的质量控制(检定或校准)。
建议建设单位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详细规定对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检测计划。
1.1.2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建议建设单位完善个人剂量监测制度,明确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人员,明确个人剂量监测人员范围,建立个人剂量计发放回收制度和超剂量调查制度。
建议建设单位及时将拟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纳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运行前委托有相应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建议建设单位对照《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在相应的现有制度中补充相关内容并落实,使符合规范的要求。
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