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河智能航运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DOC

中国内河智能航运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内河智能航运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六、项目名称:中国内河智能航运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一)申报奖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所在专业评审组名称: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组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本项目针对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建设,从船联网的应用需求出发,研究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船岸一体化系统技术在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中的各种应用,旨在构建一个集船舶20余万条,3000多个港口码头,几千家船公司,船代与货代,多个VTS系统、船闸以及应急中心等为一体的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应用系统,围绕应用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节点进行研究的内容包括: 1. 船岸一体化数据交换技术; 2. 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3. 航标动态自动识别与测控技术; 4. 智能水位遥测技术; 5.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 6. 基于内河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平台技术; 7. 数据组织与动态信息服务技术; 8. 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应用技术; 9. 基于北斗的移动智能导航应用技术; 10. 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集成技术; 11. 目标跟踪与雷达视频融合技术; 12. 多维数据模型变换及显示技术。 本项目研究的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应用体系是 “智慧交通”在内河航运中的体现,同时带动“平安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发展,并具有“综合交通”的特色。 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 突破了智能感知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航标遥测遥控终端、水位遥测终端和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船舶感知技术瓶颈,实现了感知航道系统中的信息自动识别与获取,为内河航运互联互通智能系统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支撑。 2. 创新并应用“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解决了数字航道系统的技术瓶颈,完成了中国首个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并在中国内河推广应用。制定并出版的交通部行业标准《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 3. 首次面向中国内河全水域建立了航运相关要素互联互通的智能系统,解决了船舶导航应用终端的应用一体化与智能化的技术瓶颈。研制的一种新型船舶智能应用终端系列产品和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实现了一个船舶应用终端可完成船舶航行全过程中所有的信息交换功能,是面向船联网的船用终端产品。 (四)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 创新推广贡献 大连海大船舶导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中国内河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的关键技术,开发船舶智能导航应用终端并推广应用。 大连海事大学 面向中国水域建立了各相关要素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解决了航运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技术瓶颈。 长江航运信息中心 建立的长江航运数据中心基础平台为综合信息服务与一体化应用提供了支撑。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建设的三峡数字航道工程为内河数字航道的推广提供了示范,为长航数据中心提供实时动态数据。 长江海事局 建设的长江干线船舶动态自动识别系统为长航数据中心提供船舶实时动态数据。 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 有限公司 开发的物流信息平台解决了船货信息对接的瓶颈,为船代与货代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服务。 思创数码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研究了感知航道关键技术,解决了激光传感器船舶动态识别的技术瓶颈并示范应用。 福州闽邮吉星数码科技 有限公司 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应用与产业化,在中国内河数字航道系统建设中推广应用。 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开发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解决了航标自动感知的技术瓶颈,为数字航道建设做出了贡献。 (五)推广应用情况: 在研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於长江下游(南浏段)、长江上游(三峡段)、京杭运河(苏南段)和珠江(贵梧段)进行了应用示范,并在中国内河水系应用推广。研究成果已在内河的2000多条船舶上应用,并对6万多条船舶动态实现自动识别与监控,取得经济效益1.58亿元人民币。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应用的起止时间 联系人 经济、社会效益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数字航道 2011年起 郑雁 0717-6962101 2670 长江海事局 船舶自动 识别 2011年起 熊辉 0275650 南京航道局 数字航道 2010年起 董华4300 江苏无锡市航道处 感知航道 2012年起 李芬 051082811882 3200 苏北航务管理处 感知航道 2011年起 刘军 0517-3530080 1100 重庆航道局 航标遥测遥控 2013年起 李明1531 广西港航局 一体化综合 应用 2012年起 韦扬2600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