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探索.jsp.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上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探索.jsp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学习西方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材料一: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得出什么结论? (3)根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高 度 中国 西方 时 期 19C60—90S 19C90—20C初 20C初 器物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4C—18C 17C—18C 18C—19C末 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器物技术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思想解放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感悟历史 * * * 改革政府机构 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2013年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历史回眸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为探索救国之道,向西方学习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解读历史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解读历史 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探索名称 (时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地主阶级洋务派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孙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