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艺术与人文课程视觉艺术教学运作与评量-国民教育辅导团.DOC

九年一贯艺术与人文课程视觉艺术教学运作与评量-国民教育辅导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一贯艺术与人文课程视觉艺术教学运作与评量-国民教育辅导团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視覺藝術教學運作與評量 高雄市七賢國小教師 高市國教輔導團藝術與人文領域輔導員 陳致豪 一、前言 教學其實是一門藝術。在教學的場域裡,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的人格特質(散發的魅力、臨場的反應、情境的營造….)、專業素養(教材的熟悉度、學習者的個別差異了解…)、學習狀況的掌握等,很多關鍵性的因素在在影響教學的品質。假設教室(學習的場所代稱)是藝術創作的空間,學生是活生生的創作媒材,那麼教學是教師所使用的表現技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作品的內容,試想整個教學的場域所呈現出的作品樣貌會是如何?外人如何去欣賞與了解其中的內涵呢?既然教學被視為是藝術行為,那麼教師是被賦予創作能力的藝術家,他是如何來創作這件教學作品呢? 以上就視覺的觀點來看待教學這件事所做的比喻與思考,以一個從事視覺藝術教育工作者而言,面臨目前因教育改革而調整的藝術教育課程(藝術與人文)景況,當務之急是了解課程的目標與教學的內涵,確立自己的角色與定位以發揮專長。對於教師而言,「怎麼教」並不是問題,「教什麼」才是必須弄請楚的課題。 二、視覺藝術教學的內涵 視覺藝術是人類運用視覺創造能力,表達出自身情感與理念的行為現象。我們閱讀文章需要認識其文字,且需具備閱讀能力才能了解文章的內容。同樣的,也需要具有視覺閱讀能力才能感應視覺藝術。視覺藝術也是一種「看」的藝術,能看到事物是人的天生本能,「如何看」則是需要透過學習才能獲得的能力,這也是視覺藝術教學所要培養的能力之一。 視覺藝術在傳統的分類上,有空間藝術、造型藝術之稱。純粹的表現或供欣賞的稱美術,或形象藝術。以實用為目的的表現稱為工用藝術、工藝、美工或美術設計(陳朝平,2002)。然而今日我們處在這藝術觀念急劇改變的時代,傳統、狹義的藝術觀已無法解釋當代藝術的現象,尤其浸淫在「藝術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的時代特質裡,令人更因而體悟:藝術的定義是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的。 基於以上的闡釋,我們不難理解為何台灣現今的藝術教育課程變革的原因。 也很明顯可看出藝術與人文的課程試圖將視覺、聽覺與動覺朝向綜合藝術來統整的手段,然而視覺、聽覺與動覺有其本位的教育功能,這是傳統學科教學所不能抹滅的事實,因此若能清楚的了解其中的定位與功能,或許更能掌握統整的竅門。 1視覺藝術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中的定位 從實際的教學現場來看,甫於2002年8月(九十一學年度)正式實施(國小四年級與國中一年級)的藝術與人文課程(尚處於課程暫行綱要階段),不論各校採行民間版本教科書或自編教材,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傳統師資的編制與新制(九年一貫)課程產生藝術類別教學的分科(音樂、美勞或美術)合科的矛盾與衝突。依據課程綱要編選的教材是統整的藝術學習內容,但實際操作卻是依學校現有的音樂或美勞、美術專長師資拆開與排課來授課(除非由一位教師擔任),因為要顧及教師每週有固定的授課時數限定,美其名要教師協同教學,但事實上是將教材解體個取所需,也如此才能滿足學校排課的運作。以上是現況的敘述,或許把它當作是過度與摸索的階段與現象,然而我們所重視的是「學生真正能學到什麼」,這是此時最應關注的課題。尤其目前教師對藝術與人文學習內涵中,視覺、音樂與表演所扮演的角色必先釐清,才能進一步編選教材內容,以利教學運作。 在此筆者試著以「視覺藝術生活化」的觀點,並且透過藝術的學習以增強人的生活智能來定位視覺藝術在藝術與人文課程的角色。 「視覺藝術生活化」的精神在於協助學生建構面對生活的藝術態度,依據基本理念所揭諸視覺藝術的學習是「人文化」,換句話說是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依此來解讀,我們可以將視覺藝術的學習內涵定位為「視覺文化體」,如此才能建構視覺藝術與人文的關係,這好比是一種正名的運動。視覺文化體亦正是藝術、文化以及生活的結合體。 2視覺藝術的學習在藝術與人文課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依據迦納(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論,他認為人類的智能包括「語言」「邏輯、數學」「視覺、空間」「音樂」「身體動覺」「人際」「自省」七種(1996年又增加「博物學者」),其中視覺、空間智能是一種利用視覺思考,以及想像未來結果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可以用「心眼」來想像事物。建築師、藝術家、雕刻家、航海家、攝影家、戰略家都屬於這類人。當你有方向感,或航行或繪圖時都會用到這種智能。因此視覺藝術的學習旨在於提昇這種智能,充實學生視覺生活經驗,培養視覺的閱讀能力,進而解讀並領會人類的經驗與瞭解世界。 三、視覺藝術的教材範疇 課程暫行綱要的實施要點明確提示視覺藝術教材的內容與範圍包含:繪畫、雕塑、版畫、工藝、設計、攝影、建築與電腦繪圖等的欣賞與創作而且包括精緻與大眾的藝術型態。然而加以檢視這些內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