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学精品教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pptVIP

《口腔学精品教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感染 本章重点 1、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2、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颌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概念 4、颌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 5、放射性颌骨骨坏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6、切开引流指征及切开部位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因致病微生物入侵引 起的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局部乃至全身的 复杂的病理反应过程。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1 口腔、鼻腔、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 2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 3 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述扩散和蔓延。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4 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感染可循血液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5 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又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起局部感染。 危险三角 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一 旦发生感染,可循此途径引起海绵窦血栓性 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故 称鼻唇区为“危险三角” 。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致病菌 *常见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其次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偶见厌氧菌所致的腐败坏死性感染。 *还可见到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及放线菌等感染。 *与颌面部腔窦相通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断 *病史 *症状 *炎症的典型体征 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特殊的检查方法:如穿刺、超声波和影像学检查 *定性检查: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活体组织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 *扶正祛邪,消灭病原菌,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 *辅以局部治疗。 *脓肿形成时应予切开引流,还应将病灶牙、死骨或异物清除。 第二节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概念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 1 人类进化的原因。 2 阻生的或正在萌出的第三磨牙牙冠被牙龈部 分或全部覆盖,构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 进人盲袋后不易清除。 诱因是全身抵抗力下降 *工作疲劳 *睡眠不足 *月经期 *分娩后 *某些伤病 临床表现 *炎症早期时,仅感磨牙后区不适,偶有轻微疼痛,患者无全身症状。 *炎症加重时,局部有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 *炎症波及咀嚼肌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口腔清洁差而有口臭。此时有全身不适,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便秘等症状。 并发症 *冠周炎在磨牙后区形成骨膜下脓肿,可向颌周间隙蔓延。 感染扩散途径 1 感染向前方,顺外斜线在第一磨牙颊侧前庭沟处形成脓肿,穿破而形成瘘,易误诊为第一磨牙根尖感染或牙周病变。 2 感染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向外前方扩散形成颊部脓肿,破溃后可在面颊部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感染扩散途径 3 感染循下颌支外侧面向后,可形成咬肌间隙脓肿或边缘性骨髓炎。 4 感染沿下颌支内侧往后,可形成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5 感染向下颌体内侧扩散,可形成下颌下间隙脓肿及口底蜂窝织炎。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口腔检查     *X线片 鉴别诊断          *第一磨牙的感染     *磨牙后区癌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 急性期治疗 * 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慢性期治疗  应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 牙。 第三节 概念   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 称。 病因      *牙源性感染      *腺源性感染 间隙感染的病原菌 *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混合性细菌感染 *厌氧菌 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过程    感染的性质可以是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感染位置可以是表浅的或深在的,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以形成多间隙感染,因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诊断        *病史    *临床症状和体征,    *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    *穿刺抽脓 临床表现特点 *炎症反应严重者:全身出现高热、寒战、脱水、白细胞计数升高、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腐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