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上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改革(上课)

基督教的主要教义 *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亨利八世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历程: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_____教(以罗马为中心) ____教(君士坦丁堡是中心) _____教 ____教 _____教 ①______教(宗)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 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____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11 16 天主 东正 天主 新 东正 路德 加尔文 英国国 公元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穿越时空) 原罪 救赎 原罪 ----(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原罪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源。人类永远无法自救。上帝(天主)差遣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 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上帝创世说 天堂地狱说 原罪救赎说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及影响 ①政治: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②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1 / 3的土地,收取什一税;赎罪券 ③文化: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掌握了《圣经》解释权 ④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受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 ——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 (一)历史大环境 圣安布鲁斯的名言“皇帝是教会的一员而非教会的主人”,成为教会跟世俗政权争夺权力的重要依据。到12至13世纪之交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任教皇时,教会权势达到顶峰,……宗教的和世俗的权力都属于教皇,君主的世俗权力只有在教皇的命令下才能行使。教皇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只有在14—15世纪以后,以教皇为首的教会势力才越来越无法同日益强盛的王权相抗衡。 ——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 2、14—16世纪西欧向近代过渡 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②政治: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③文化: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大环境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2、14—16世纪西欧向近代过渡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大环境 1、中世纪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3、宗教”异端“的发展: (英)威克里夫 把《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 强调《圣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抨击教会的腐败,教皇为腐败的“敌基督” 没收教会财产,简化宗教仪式 1、经济:德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德国及各邦国与罗马教廷的矛盾; 3、现实因素: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德国成为“教皇的奶牛”。“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4、个人因素:马丁·路德的个人作用。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大环境 (二)德国历史小环境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二、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27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一)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主要内容 ①理论基础:“因信称义”(核心)。 ②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③国家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且支配教权,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教会民族化。 二、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否定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闵采尔人民起义) (2)促进了路德教派合法地位的确立(教随国定) (3)打开天主教神权体系的缺口,为欧洲其他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一)德国马丁·路德的宗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