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
概述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是个多民族 的省份。早在数千年前,肃慎、东胡、秽貊三大古老氏族部落就在黑龙江地区生 息、繁衍、发展。辽、金时代,汉族开始进入黑龙江地区,以后逐渐增多。现在 黑龙江省有汉、满、回、蒙古、朝鲜、赫哲、锡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 柯尔克孜等民族。这些民族及其先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物质文 明,也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各个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成为中华民 族文艺宝库中的一块晶莹的美玉。 一 从新开流文化遗址(今密山市境内)考古发掘出的文物表明,早在6 000 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肃慎族或其先民在制造的陶器上就刻有鱼鳞纹、 网纹、小长方格篦点纹、水波纹、纵叶纹等反映渔猎生活的工艺美术。还有角雕、 骨雕、牙雕、陶塑人头像等艺术品。 在大约距今3 000 年左右的青铜器时代——相当于商朝晚期或周朝早期 的莺歌岭上层文化遗址(今宁安县境内)中,发现有陶猪、陶狗、陶熊等造型简练 概括、鲜明生动的艺术品。大约也是在这个时期的白金堡文化遗址(今肇源县境内) 中,发现青铜动物牌饰一多奔鹿、奔马、跃兔、斗牛等形象。也是在青铜器时代, 在黑龙江地区的一些古老民族中开始并陆续出现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 民间口头文学样式,不断丰富发展,世代相传至今。 黑龙江地区的古老民族在远古时代就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 舞蹈。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后汉书》。《后汉书 ·东夷列传》载: “东夷率 皆土著,喜饮酒歌舞。”又载:黑龙江省南部扶余人 “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 饮酒歌舞,名曰 ‘迎鼓’”。还记有嫩江地区、松花江地区秽貊人歌舞活动的情 况: “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食歌舞,名之谓 ‘舞天’”。 到了隋朝,则有了关于靺鞨舞的记载。 《隋书·靺鞨传》中说:隋开皇初年 南迁的部分粟末靺鞨遣使朝贡,隋文帝设宴, “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 斗之容”。 及至唐代,渤海国统治者积极倡导学习吸收中原文化,文学艺术有了很大发 展。830~856 年(渤海 ·咸和年间)设立了文籍院,藏书数万册,多为中原汉籍。 在贵族阶层中出现了一大批精通汉文的人,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有些是具有 时代特征的作品。渤海国艺术家们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宫廷乐舞。后传到日本, 成为日本宫廷乐舞的一部分。 辽代仍很重视中原文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称帝 后,即制定了 “尊孔崇儒”的国策,提倡学习吸收中原文化。因此,在契丹贵族 中出现了不少精通史书、能文能诗的人。其中辽太祖太子耶律倍、耶律倍四子耶 律隆先、辽世宗三子耶律只没、辽圣宗耶律隆绪、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妃子萧太妃 大色色等人,都著有很多诗篇。耶律隆先还有《暗花集》问世。辽代的绘画也很 发达,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画家。其中的耶律倍,诗词、绘画,都很出众。他画 的《射骑图》、《千鹿图》等作品,皆成为传世之作。 金代,女真族灭辽建金初期,尚武偃文,阻碍了文学的发展。《金文雅 ·序》 中说: “金初无文学也,自太祖得辽人韩昉而始有文”。因此,从金代流传下来 的诗歌,几乎全是被俘或羁留于黑龙江各地的宋朝君臣所为,只有极少数女真族 贵族能文能诗,如海陵王完颜亮、葛王完颜雍等。但在宫廷中的艺术活动则很频 繁。据《三朝北盟会编》载:北宋 “宣和七年(1125年)正月二十日壬辰诏差奉仪 郎尚书司封员外郎许亢宗贺大金皇帝登基宝位回信使”,于上京会宁府 “酒三巡 则乐作鸣钲击鼓百戏出场有大旗狮豹刀牌砑鼓蹈索上竿斗跳弄丸挝簸箕筑球角抵 斗鸡杂剧等”。百戏即杂技。这是首次见于文字记载的黑龙江的杂技活动。 1126 年金灭北宋以后,中原文化大量流入黑龙江地区。据《三朝北盟会编》 载:金 ·天会五年(1127年)三月,女真族贵族向开封府 “索诸色人”,其中有 “杂 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笙等一百五 十余家”。“诸般百戏一百人”, “教坊四百人”, “弟子帘前小唱二十人”, “杂戏一百五十人”, “舞旋弟子五十人”。又《宋史记事本末》卷五十七载: 宋廷 “凡法驾、卤薄、皇后以下车辂、卤薄、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 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大 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府、州、县及官吏、内人、内侍、使艺工匠、倡优、 府库蓄积,为之一空”。由此,黑龙江地区的文艺出现了新的景象。但不久,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