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讲稿.pdf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讲稿

微生物学讲稿 教师:李春明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8.11 微生物学讲稿 李春明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s)是一类结构简单(非细胞、原核细胞、单细胞、无器官与系统分化的多细胞) 、个体微小(短 边通常小于 0.3mm、肉眼不可见)的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的类群 非细胞型生物:真病毒、亚病毒 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 真核生物: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真菌、粘菌 三、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1.结构简单 2.形体微小 3.代谢快 4.繁殖旺 5.数量大 6.易变异 7.种类多 8.适应强 9.分布广 四、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生理生化、生 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以及微生物对自然界微生物各类群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微生物在农业、工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事业各方向的应用等。 微生物学随着研究范围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又形成了许多分支。 1.按研究微生物学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来分有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 物遗传学等。 2.按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分有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菌物学、藻类学等。 3.按微生物的应用领域分有农业微生物、工业微生物、医学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兽医微生物学、预防微生物学等。 4.按微生物所在的生态环境分有土壤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宇宙微生物学等。 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活动规律,更好地利用、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为人类造福。(兴利除弊、趋利避害)。 第二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 1. 史前期(-1676 ):不知到有微生物的存在(虽然Robert Hooke观察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但没有意识到是一 类新的生物) ,经验性地利用(酿酒、沤肥、轮作、种痘) 2. 初创期(1676-1861):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并简单观察、描述 3. 奠基期(1861-1897):刻意寻找微生物并对其进行简单研究 1 微生物学讲稿 教师:李春明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8.11 代表人物: (法)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微生物学奠基人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用曲颈瓶试验否定“ 自然发生”学说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发明巴斯德消毒法 (德)柯赫(Robert Koch)( 1843~1910)细菌学奠基人 纯种分离法:土豆切面 → 明胶 → 琼脂 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 年获诺贝尔奖) Koch 法则 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流动蒸汽灭菌 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4. 发展期(1879-1953):对微生物进行细胞水平生理生化研究,形成多种微生物学分支 1897 年,(德)E.Buchner用去掉细胞的酵母培养液转化葡萄糖为酒精 1929 年,(英)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 )发现青霉素 5. 成熟期(1953-):对微生物进行分子水平研究 复 习 思 考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