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传播学教程》复习资料
单选: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么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所指:也叫做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实物的概念。
如一个国家的国歌,歌词和乐曲构成了国歌的能指,而他们代表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则是国歌的所指。
3、符号与事物的对应关系是人类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
4、库利的理论:镜中我、初级群体理论
5、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
其中最核心的是媒介即讯息
6、“把关人”的概念是库尔特·卢因提出的
7、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极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民主参与(后三项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制度)
8、受众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9、大众传播效果四种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播效果的类型判断,看例子P173)
10、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11、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为何诞生在美国
原因:1)从传播媒介发展情况来说,此时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高度普及,作为新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也发展迅速,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发展情况:媒介发展迅速,关注度升高,开始研究。)
2)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处于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宣传,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这一切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历史、社会环境:战争宣传、信息心理战影响巨大,宣传研究成热点。)
3)此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已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其他相关学科发展提供基础。)
直接原因:1)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最发达,提供环境、条件。)
2)1933年德国纳粹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被迫的人才注入。)
1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
13、施拉姆是世界第一位传播学家,是“传播学之父”。他的《大众传播学》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诞生
14、传播学的三大基石: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5、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多选:
人类传播活动分为几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的直线模式有两种: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人内传播,也称为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流言传播
流言的特点:
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事件或敏感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关心或兴趣;
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联系与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
(最重要的是娱乐功能)
施拉姆重点提出了经济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了“麻醉作用”,这是首次提出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从哪些方面对传播进行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0、大众的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1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2、“有限效果论”时期的三大研究: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13、“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
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观点: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14、宏观效果论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
15、传播技巧: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铁物业管理培训课件.pptx
- 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4.doc
- GB T 34520.7-2017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7部分:高温强度保留率 标准.pdf
- 自编教材审核表(模板).pdf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个案护理PPT.pptx
- [大庆]黑龙江大庆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选调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ISO9001 14001 ISO45001检查表审核方法全套.docx VIP
- 增光膜规格说明书.pdf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及集体备课课件.pptx VIP
- 2024 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打印版).docx
文档评论(0)